印度从克什米尔撤回72个连,究竟想干啥?专家:印巴冲突不会因此缓和
现在是2019年12月28日,距离印度成为超级大国还剩2天了。可是,这个普天同庆的大日子里,印度并不太平。
12月24日印度第一门户网报道,印度内政部决定,紧急从克什米尔撤出72支中央武装警察部队。每一支部队有100多名士兵,意味着这次撤军的总兵力在7000人以上。这是一个军事上的大动作,不由得让人猜测——难道印巴冲突会因此缓和吗?
对此,国际问题专家表示,这7000兵力,不会对克什米尔产生决定性影响。印度在克什米尔的强硬政策不会发生变化。
据了解,这次撤军的部队,包含了中央后备警察部队(CRPF)、边境安全部队(BSF)、中央工业安全部队(CISF)、印度边境警察(ITBP)和Sashastra Seema Bal(SSB)部队。这些都是武装警察部队,即便是在克什米尔前线,也不是主要作战力量。对克什米尔的局势,影响并不大。
可是,印度为何要撤军,这种向巴基斯坦示弱的行为,很明显不符合印度的一贯做法啊。
原因只有一条,此时的印度,内乱已经超过外患,称为莫迪政府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
印度的内乱,其实是从莫迪政府自找的。从12月12日开始,印度颁布了《公民身份修正法》,这项法案。授予来自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孟加拉国的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基督教徒公民权,但不包括穆斯林。这些穆斯林千里迢迢移民到印度,就想获得公民权,现在不给公民权,自然不服气,起来反抗。
到12月24日,穆斯林抗议活动造成骚乱,已经蔓延到了印度北部的9个邦,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了26人,而且还在继续扩大。
为了应付国内的乱局,莫迪只能回调大量准军事组织,维护国内的基本秩序。否则,一旦国内出乱子,在克什米尔取得多大成就,都无法弥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的政客们越来越操纵民意了。印度国内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有着数百年的斗争史,互相谁也看不上谁。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更是把印度教当做了自己的立国之本。现在从邻国避难而来的穆斯林,给不给公民权,不管是印度教政客还是民主决定,始终都是不可能。
所以,穆斯林不管怎么抗议示威、怎么骚乱搞事情,莫迪只要有印度教教徒支持的基本盘,就会稳坐钓鱼台。
利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让自己坐稳宝座,这恰恰是莫迪及其代表的人民党的一贯主张。对印度教的偏袒,更是他们最具有特色的政治主张。
而莫迪和人民党的政敌,恰恰是主张宗教和解、政教分离的印度国大党。如果莫迪能把制造骚乱的帽子扣到国大党头上,人民党的位置可就是真正稳了。
2020年1月1日,印度就要成为超级大国了,想想还真是有些激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