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年,曾屡破胡虏,威震塞外的白马将军公孙瓒在敌军兵临城下之际,引火自焚,一代枭雄就此惨淡收场。话说公孙瓒曾凭借自己的实力,一度成为汉末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为何没能继续走下去,而是落得如此结局呢?四个字概括那便是——咎由自取!
在东汉末年的社会里面,士族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亲近士族的人才有可能获胜,袁绍就是亲士族的,曹操虽然不及袁绍但总体上还是亲士族的,公孙瓒一开始也是亲士族的。
首先他陪同太守流放日南,符合儒学价值观,其次他是士族名儒卢植的学生,等于是向士族靠拢,因为这两者给他带来的好名声,他在幽州豪族中脱颖而出,加上自己本身的战斗技能,公孙瓒很快就得到升迁,成为幽州一霸,一度把手伸进冀州、青州、徐州、并州。
当时的公孙瓒本是刘虞的属下,刘虞是谁?汉室宗亲,汉光武帝刘秀的直系子孙,堪称汉末声望最高的汉室宗亲,为什么刘虞声望如此之高呢?一是在其担任幽州刺史时,不起兵戈就威服了边关各族胡人。其二则是刘虞确实是个老好人,刘虞以简朴著称,为政宽仁,爱民如子,深得人心。
由于公孙瓒主管军事,又长期活跃在幽州地区,对刚上任的这位新领导并不放在眼里,经常是我行我素,公孙瓒因多次击败胡人,自恃功高,多次放纵自己的部队掠夺百姓,而刘虞则对百姓十分仁爱。因此两人的关系逐渐恶化。公孙瓒不恤百姓、穷兵赎武让刘虞很不满,于是他出兵讨伐公孙瓒,只想节制下公孙瓒,阻止他的恶行。但由于他过于仁慈,被公孙瓒抓住机会给打败了。公孙瓒趁势拿下幽州,杀死了刘虞全家。
由于杀了声望极大的刘虞,他已经得罪了整个天下。他受到刘虞儿子、刘虞旧将、袁绍等多方势力的围剿,被打的无还手之力,逃到易京坚守不出。公孙瓒想的非常美,他认为自己在此地坚守,时间一长形势会有所变化,到时再相机而动。可惜袁绍没有给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