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2年的克节朗河战斗当中,印度出动了精锐的第4步兵师第7旅。这里,高山谷地垂直温差悬殊,昼夜温差大,一般都在摄氏15℃以上。山间谷地有规律性云雾。河水湍急,河宽10-15米,水深1米,流速每秒3-5米,有的地段达7米。两岸重峦叠蟑。河底多乱石,水冷彻骨。
总体来说,道路多沿河坎,崎岖难行,并间有石峡路、阶梯路,傍崖窄路、栈道等险阻地段。有的地段单人通行亦需手攀足蹬,十分困难,一经破坏不易修复。离开道路一般不能通行。
印军在这里修建了数百座碉堡,险峻的地形,密布的碉堡,还有持续的火力封锁,都让克节朗河变得易守难攻。
印度陆军总部直接向旁遮普联队发出命令,要他们在山脊上海拔一万六千英尺的两个山口上修筑工事。同时在哪里部署迫击炮,以加强防御。
战斗爆发以后,步兵突击队采用交叉掩护方式,对抗印军地堡群的交叉火力猛烈扫射。一个火力组加强1个步兵排,抵近以后,使用40毫米火箭筒进行轰击,在印军从地堡里逃到交通壕顽抗时,则使用机枪进行歼灭。
特别是有的战斗小组进行穿插,进入到印军地堡后面,消灭印军机枪火力点。 在攻击,印军1个据点的时候,第155团第2营4连连续发射9枚火箭弹,一连摧毁印军9座地堡。
但是,有一个印军地堡在大石崖下面,易守难攻。4连和5班都被这个隐藏的印军地堡阻挡住。4班投掷的10枚手榴弹都被印军反投掷回来。看起来这里的印军都是极具经验的老兵。
但是就在不断投掷手榴弹的时候,火焰喷射器手已经接近地堡,在地堡西侧10米位置,进入发射阵地。随后对准印军地堡猛烈喷火,击毙印军7人,缴获机枪1挺。
在右翼的沙则,靠沙则西侧一段坡度为40-70度,步兵勉强可以运动。但是,这里森林茂密,主要为松杉和青杠林,并间有灌本草丛,通视不良,利于隐蔽。第154团第3营就是从这里进行穿插。
进入印军阵地侧翼实施打击,虽然印军修建了100多个地堡,还部署了铁丝网,竹钉,鹿柴,而且地堡火力以纵深梯次部署。首先,第3营以120毫米迫击炮破坏印军前沿工事,随后,决心成两个梯队,从沙则西北角实施主要突击,结合穿插迂回,分割围歼印军。第九连担任主攻,由西向东首先攻歼第一地堡群印军,尔后向沙则发展进攻。第七连担任穿插迂回。
在无后坐力炮,火焰喷射器和火箭筒帮助下,步兵突击组一路猛打。当天激战到11点40分,就夺取了沙则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