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人“开店”,还靠不靠谱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28
导读

可开餐厅开旅馆,终究都是累活脏活重活多,让好些平时都是别人伺候着的明星来,这不是为难人吗? 可这些开店综艺普遍的问题就在于,说好的开店,结果节目组的重点还是放在明星身上;开着开着店,节目组跟…

最近的明星开店综艺制作组终于动了点脑子,开始从明星擅长的领域入手了。

没错,小姐姐说的就是那档《潮流合伙人》。

好像自从2017年第一批明星开店综艺火了开始,各制作组就致力于开不同的店来“折腾”明星,哦,或者说跟风。

当时《中餐厅》《亲爱的客栈》,要收视有收视,要热度有热度。后面跟风而来的一众开店综艺,不是开餐厅就是开旅馆,反正照着路子走,比较没风险。

可开餐厅开旅馆,终究都是累活脏活重活多,让好些平时都是别人伺候着的明星来,这不是为难人吗?

这不,《中餐厅3》《亲爱的客栈3》就请了专业人员请了外援来帮忙,结果一对比,尴尬了,更显得明星丁点大的事都要抱怨。

因而,《潮流合伙人》把创意放在明星的潮流触觉上,让吴亦凡、Angelababy、潘玮柏等等一众明星来给观众当买手,挑货开店边普及潮流常识,perfect,简直一听就是大家想看的!

不过,虽然制作组选题确实动了点脑子,可也仅限“动了点”。

这不,都已经播到第四期了,印象中潮流观点输出没多少,光记着吃和玩了。

上热搜也是,不是“看饿了”就是“别吃了”。

港道理,这节目名字怕不是起错了吧,或许应该叫《吃喝玩乐@东京》?

说里面明星开店的镜头也有啊,第二期第三期还有不少呢,结果都是吃吃玩玩出圈能有什么办法?

然而这潮流节目,拿到潮流圈一晒,更惨了,潮流圈几乎是“怒”了。

有人吐槽吴亦凡、Angelababy这样拿下一众品牌合约的时尚大拿,开起国潮买手店来就是优衣库风格,审美基本就是“基础款、简单、好卖”……

节目第二期店铺试营业,节目组请了上官喆等圈内人来给意见,经常穿SANKUANZ(上官喆的品牌)吴亦凡和潘玮柏一见,不认识。

节目组在线打脸,心疼没被知会一声的明星。

如果说《潮流合伙人》这边是“开店不够吃播来凑”,那同期上的另一档开店综艺《我想开个店》就又走了另一边极端——直接“素人开店明星靠边”。

这个节目小姐姐也不是很看得懂,大概就是明星和素人合伙开店,结果还要先来一场“开店101”?

节目组找来七十个素人团队,他们要PK五个跟明星合伙开店的席位,选秀范十足。可要真是选秀吧,这五个明星除了李响以外,基本都是没什么生意上的独到想法的,选团队基本靠感觉。

吴昕商业逻辑也是让人疑惑,觉得商品“自己在家能做”就不值得卖,像果茶热狗酸奶杯这些,她通通不考虑。(可小食店永远是开不完的而且很多都在赚钱啊)

节目组花了两期来讲这70支团队的PK,且不说各自介绍商品的时间很短,很多参赛者的商品也没显示出它特别的地方,比如爱做新奇且无用商品的手工耿(B站快手红人)

还有创业者拿着自己的产品打嘴仗之类的Battle,但观赏性真的不行,你能想象果茶跟奶茶在拼谁用的水果更健康的吗?

讲真真的有、、无趣,让人忍不住听着听着就快快快进。

下一期终于到开店环节,看预告基本就是素人开店,明星合伙人在旁边看热闹的感觉,真的不是很懂这个节目星素结合的意义在哪里。

这样一看,之前被骂到不行不行的《亲爱的客栈3》和《中餐厅3》还算是明星正经开店的了。

但是呢,这两部“综三代”因为第二季收视下滑,第三季不惜开启“搞事情”职场竞争模式来挽回收视,怎么说,就挺没意思的。

关键在于,看似是“认真搞经营”了,结果氛围是认真的、做事是认真的,节目组从根基上前期设定却有些儿戏,一上来目标营业额就设得过高:《中餐厅3》开店21天要超过2万欧元、《亲爱的客栈3》营业20天非房费收入要达到10万人民币。

事实证明,KPI真的能改变世界,平时看着和和气气的明星们,为了KPI不考虑餐厅容量无限接单的有,偷偷商量宰客或者到处拉不是旅馆客人进旅馆吃饭的也有……

因为KPI定得难,每次出问题店长就要出来贩卖焦虑,好端端“慢综艺”起家的综三代,变成了“大型职场现形记”。

于是在骂声中讨论热度有了,收视和口碑却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要说明星们真的好好演戏别来开店么,其实他们开店的诚意也不是没有。

像《潮流合伙人》里吴亦凡在开店之前专门找人学习看店的技巧(快速叠衣服什么的),《中餐厅3》王俊凯做大堂经理还做出报单的经验来了。

可这些开店综艺普遍的问题就在于,说好的开店,结果节目组的重点还是放在明星身上;开着开着店,节目组跟明星就会忘记开店这个设定,开始跑偏到别的地方。

像开店综艺的创意来源、高分综艺之神韩国罗PD是怎么做的呢?《姜食堂》《尹食堂》《咖啡之友》等等明星开店综艺,并没有一上来先给个超难KPI压着明星让他们“好好营业”,但开店的氛围却是从节目组到明星自身都无处不在,大家约定俗称的就是要坚持经营设定。

开店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开餐厅跟平时在家做饭也不一样,需要定菜单,需要快速上菜,还需要服务。 为了保证做到这些,《尹食堂》一开篇,节目组就安排明星嘉宾去跟厨师以及专业餐厅经营人见面,一起来定菜式、学习快速上菜的技巧。

教的人专业,学习的人认真,明星回到家以后还会继续练习,为开店做好准备。

这原本就是开店综艺从一开始就应该展现的专业部分:不是《中餐厅》什么都不准备,来了就开工的“冲动开店”;也不是《潮流合伙人》那种吴亦凡做了点额外功课的惊喜,应该是节目组跟明星全员一起系统学习,兢兢业业齐心协力去做准备。

这既是现实开店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原可以成为综艺乃至明星圈粉的一大环节,毕竟谁都想看看明星是怎么敬业努力的。

国内开店综艺越看越不切实际,根源就出在经营的环节细节上。

节目组自己也没做好开店功课,直接把艺人扔到一个店里,还制造一些不切实际的麻烦:比如《中餐厅3》开店没有启动资金让他们自己赊账什么的……

怎么,节目组是觉着开个店月入几十万轻轻松松,不需要准备,不制造麻烦明星就会偷懒么?

《亲爱的客栈3》李兰迪被诟病服务质量,说她做不到管家式客栈的随叫随到,可仔细一扒吧,让这些平时不怎么伺候人的明星来“管家式”服务的客栈,一晚房费居然高达一千多块钱。

这价格是认真开店的么?

还有一点,很多开店综艺重点普遍不在开店,只关心明星干什么,仿佛有明星万事足。所以才会出现《姐姐的花店》开花店两个半小时、喝酒谈心大半集,《潮流合伙人》开店不到1/4集,吃喝玩乐大半集等等迷惑剪辑。

说实话,这样的综艺最开始看看还有新鲜感,所以《中餐厅》《亲爱的客栈》受欢迎。但随着明星曝光率越来越高、参加的综艺越来越多,大家也就看厌倦了,什么今天这俩明星关系好,明天那俩明星撕逼,真的看累了,nbcs.

到最后,大家还是希望看看节目组专心“务正业”,看看明星认真的在演艺圈以外领域工作、帮观众实现“想象中的另一种生活”“诗和远方”是什么样子的。

毕竟节目的标题挂在那不是用来“挂羊头卖狗肉”的,想做口碑收视俱佳的综艺,还是拿出高考审题的魄力来,点点题吧。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