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社科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陈璐。受访者供图
日前,新京报记者就京张高铁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对话河北社科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陈璐。他认为,京张高铁将为张家口带来人才、技术和资金,也将引领“洋河河谷奥运经济走廊”的发展,他提出“西渤海大湾区”的概念,希望在织密交通网的基础上,在中国北方打造对接“一带一路”的增长极。
沿线河北各市县将进入北京1小时经济圈
新京报:京张高铁的建设,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起到什么作用?
陈璐: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冬奥会的过程中,京张高铁起到完善张家口崇礼赛区对外综合交通体系的关键作用。没有京张高铁,这届冬奥会就失去了通勤保障。京张高铁开通后,可以实现从北京到崇礼赛区、到张家口市区包括到张北县的交通不到1个小时全覆盖。
新京报:京张高铁沿线辐射河北多少个市县?与北京进入1小时经济圈,对这些地区意味着什么?
陈璐:京张高铁经过怀来、涿鹿、宣化、下花园、张家口市区、崇礼,同时张北县和怀安也将直接受益于京张高铁。这些地区进入北京1小时经济圈后,将实现与北京的“同城化”。以前,这些地区虽与北京接壤或邻近,但并没有机会与北京全面对接。有了京张高铁,全面地融入成为可能。
新京报:具体要如何融入?
陈璐:这些地区需要做的工作不少,比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享、规划上的同步同频,推进公共服务功能和公共管理的同城化等。
推进这些地区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是产业分工合作。怎么才能吸纳资金、人才、技术、消费等方面的转移,推动北京相关要素对这些地区的覆盖和支持,是这些地区重点应考虑的。具体来说,怎样才能加快北京先进装备、高新技术产业等制造领域的链条向这些地区延伸,带动北京的科技成果转化、商贸和金融等服务业在这些地区的布局,是这些地区要重点考虑的。
京张高铁能全面打通冀中、冀东和冀北
新京报:京张高铁开通后的影响是否仅限于上述地区?
陈璐:京张高铁会带动整个洋河河谷经济走廊的发展。我们做过一个张家口借力冬奥崛起的规划,当时给这个地区的定义就是“洋河河谷奥运经济走廊”,主要是指京张高铁、京张高速等几条高速和铁路共同组成的一个通道集群,它西接内蒙古、东接北京,是北京和张家口、内蒙古经济联系的主要产业通道,也是北京向内蒙古、山西辐射的核心通道。
京张高铁不但对洋河河谷奥运经济走廊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打通了冀中与冀东的经济联系,对河北全省的经济聚合和协调互动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张家口向外出的高铁目前只有京张高铁,由此就跟京沪、京广、京哈都连上了。一个京张高铁基本上就能把冀中和冀中南地区、冀东地区、冀北地区全面打通,这对整个河北省区域经济布局的聚合、分工协作有重大意义。
新京报:河北省的交通建设现状如何?
陈璐:河北的交通在全国是处于劣势的。以往一直认为河北交通在全国有优势,实际上是个误区。贵州是内陆偏远地区,可是它2015年就已经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河北还没实现,计划2020年实现。轨道交通方面,河北更落后,京张高铁开通后,省会石家庄与张家口之间才有了高铁,不过,从省会到沧州的高铁还没有。沧州到内陆腹地没有高铁线。交通落后,就会制约产业的发展,甚至思想观念的发展。
建成“轨道上的京津冀”利于形成“西渤海大湾区”
“轨道上的京津冀”如果建成,人才、资金、信息等都将快速流动,就会形成“西渤海大湾区”。这是我对照粤港澳大湾区提出的概念。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同时,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北翼,没有对接“一带一路”的很好的区域载体和抓手。我觉得还是依托湾区建设。“西渤海大湾区”的成员是2(京津)+8(河北八个地市),正好轨道上的京津冀把这8个城市连接好。
新京报:“西渤海大湾区”如何开展“一带一路”建设?
陈璐:北方和南方有区别,南方可能以大出口带制造,以大出带大进;北方则是以进口再制造为主,以大进带制造,以大进带大出。目前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西渤海大湾区”构想的前提,就是把轨道交通建设好。客货运铁路、公路、空港、海港内陆港等,交通要全部连接成网。“西渤海大湾区”协同对外开放的局面就有了基础,河北的四个自贸片区,加上天津的三个自贸片区,一共七个自贸片区,240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协同发展。
声音
京张高铁、京张高速等几条高速和铁路共同组成的一个通道集群,它西接内蒙古、东接北京,是北京和张家口、内蒙古经济联系的主要产业通道,也是北京向内蒙古、山西辐射的核心通道。
京张高铁不但对洋河河谷奥运经济走廊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打通了冀中与冀东的经济联系,对河北全省的经济聚合和协调互动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