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后期,政治局势混乱。特别在咸丰崩逝后的时间里,这样的混乱情况更是突出。同治帝,则为咸丰儿。后人说他很幸运,为什么幸运呢?因为没有很多的兄弟和他有帝位之争,作为咸丰唯一的儿子,不用争抢,帝位按理说怎么都是他的。
但是我们也说同治帝是很不幸的,他的帝位威胁不是来自他的兄弟,而是他的亲生母亲。说出这个名字大家也许很陌生,通俗来说,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慈禧,这下大家也应该能够明白。
没有兄弟争夺皇位,顺利应当的登上帝位,那时,同治帝才六岁。
咸丰死了以后,清朝的政治局势情况很复杂,在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在内有朝中大臣争夺权力。这样的复杂情况,一个六岁的幼儿怎么可能掌控朝廷!
而这也就暴露了慈禧太后的野心,各股势力争夺之时,慈禧太后在这个游戏中,完全胜出。其实讲道理来说,哪个人胜出,都比慈禧要好很多,因为清朝末期比不上唐太宗之后的唐朝,不需要一个“武媚娘”来主持朝政。清朝末期,闭关锁国,国力衰弱,更需要的是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积极改革国内的生产技术。但这些政治经济格局,慈禧太后是没有的。
同治帝十七岁,已经接近成年的时期,但是慈禧太后还是舍不得交出对朝廷的控制权,朝廷中当然也有很多人发出不满的声音,甚至有人开始抵制慈禧掌权,最后慈禧还是抵不过大臣的舆论,装作将政权交给同治的样子。
慈禧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对待自己的亲儿子也是心狠手辣,逼得同治得到政治权力后,生不如死。我们看看这三个方面,就可以理解同治婚后的处境。
第一个方面,同治对慈禧的对抗。虽然慈禧是同治帝的亲生母亲,但是慈禧的做法,让同治对她很不满。在同治婚前选择皇后的时候,慈禧给同治推荐了自己的喜欢人选,但是同治很不喜欢,他认为该女子的性格随意轻浮。但是慈禧很喜爱,因为她听从自己的话,好掌控,因此慈禧的目的也暴露了出来,想借助皇后控制同治帝。但是同治公开拒绝了慈禧的婚意指配。
第二个方面,没有能力改变。对于清朝惯例来说,皇帝结婚后就要亲理政务,但是慈禧却留了一手,对外面告诉世人已经把政权还给同治帝,但真实的情况是抓住权力丝毫不给同治帝。年轻的同治帝怎么可能玩的过慈禧,就连自己的老婆他说了也不算。自己喜欢哪个妃子,慈禧不喜欢,就处处刁难辱骂,这让同治很生气,但又没有能力抵抗改变。同治帝,作为一个身在高位的皇帝,能做的就是听从慈禧太后的安排,慈禧让他宠幸哪个,他就只得宠幸哪个。但是,同治帝为了表现自己的不满,就和妃子搞冷战,一个人哪也不去,待在自己的宫殿里。
第三个方面,放纵自己。因为同治帝常常一个人生闷气,身边服侍的人也看不下去了,就给同治帝出招,可是这一招让同治帝失掉了自己的性命。太监们的方法就是,既然同治不能宠幸自己喜欢的人,也不愿意宠幸慈禧喜欢的人,干脆出去放纵一下,吃点野味。然后,在小太监们的指引下,同治帝来到了宫外的“寻欢之地”,各种各样的女子都有,同治帝沉浸在这样的地方里,他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皇帝,忘记了恶魔般的慈禧,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客人。
这样放纵情趣,就是减少寿命的事情,而且,这样的地方,很容易染上病。同治帝很不幸运的就这样染上了疾病。
关于同治帝的去世,有很多种说法,但是大多都展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说政权被慈禧控制,同治患病后,宫内医生的诊断开药都要经过慈禧的确认,这其中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大概推测了。另一个方面坊间也在说,同治帝毕竟是一个皇帝,就算染了病,也不能在大众之间流传展开。
但是不管多少种同治帝崩逝的说法,都不能否认的是,慈禧太后,他的亲生母亲这一因素,我们也可以说,同治帝十九岁崩逝,慈禧可能是第一大主谋,当然了,他自己也有一些原因。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欢迎关注,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了解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