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替诺福韦二代即将上市,于是乙肝病人、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时报以掌声,我们是否忽视了一些重要问题呢?小番健康提醒,第一了解新核苷类药物的作用,第二了解该药品适应症。
读懂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乙肝二代新药,研发亮点在低剂量低耐药
许多人对新药期望过高,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具有低剂量、低耐药率、强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特征,所以它也不是短期阴转药,主要作用还是快速抑制血清里的乙肝病毒复制。所谓的低剂量,是相对比恩替卡韦(ETV)、一代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比它们所使用的药物剂量少很多,就可以达到强效抑制体内乙肝病毒目的。
所谓低耐药率,即5-8年内长期使用TAF,基本实现零耐药率,解决了曾经慢性乙肝患者长期使用容易发生耐药问题。所谓的核苷类新药适应症,这一点对慢性乙肝患者用药前后都很关键,必须对症治疗才可以收到效果,否则反而容易引发药物性肝损伤。替诺福韦艾拉酚胺适应症是肝功能未失代偿的慢性乙肝患者。
乙肝阴转指标不是单独某一项,而是包含血清HBV-DNA、e抗原、表面抗原、肝功能等。因此,当慢性乙肝患者规范使用核苷类之后,最初反映的体内乙肝病毒复制受到抑制,应该是看到HBV-DNA的明显下降,即该项检测不到;然后通过长期使用,可见e抗原阴转,这才说明乙肝治疗初见成效。
乙肝阴转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治疗后的表现。在规范治疗后,还要及时了解乙肝病毒是否变异,包括e抗原即使阴转,然而HBV-DNA却转阳判断。药理学上,乙肝抗病毒用药的重点,还是观察乙肝病毒是否持续活跃的复制。因为乙肝病毒复制与肝脏炎症有关联,通过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量,直接减少了肝脏炎症发生。
所以,当遇到肝脏有炎症,也有乙肝病毒持续复制时,及时采取抗病毒治疗是很重要的,可以改善肝组织的炎症与坏死,进一步延缓慢性肝炎进展。血清HBV-DNA与e抗原阴转后,就可以停药吗?回答这样一个药物治疗问题,要先认识身体里是否还存在乙肝病毒。
虽然血液里已经彻底清除乙肝病毒,但是慢性乙肝患者的肝细胞核里还是有乙肝病毒的。目前只能够证实,通过规范抗病毒用药之后,血清HBV-DNA和e抗原阴转会比自然阴转的复发率少许多。对于慢性乙肝患者而言,想要实现自发的乙肝表面抗原阴转,这种几率是相当低的,有时抗病毒药物也不一定能够实现,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小番健康提醒,如果为了实现乙肝表面抗原阴转而过度用药治疗,反而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可能因为药物剂量过度,而增加肝脏负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