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剧作年度十佳_《权游》烂尾,《致命女人》太狗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27
导读

无论是复原悲剧的《切尔诺贝利》还是改编自真实事件的《难以置信》,优秀之处都超越了影像技法本身、而指向值得敬重的立德立功立言层面。 《生活大爆炸》或许代表了两点非常普遍的追剧特质,一是某种“小而美…

2019年下饭神剧《生活大爆炸》第十二季完美收官,谢耳朵台上致辞,镜头里的他们和镜头外的我们一样热泪盈眶。

《大小谎言》第二季梅姨加盟、真·神仙阵容,《杀死伊芙》第二季两位女主依旧真·相爱相杀,《去他X的世界》第二季同样水准在线、评分甚至略有涨幅,《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也依旧是复古穿搭指南,而霸屏多年的神剧《权力的游戏》最终季却烂尾了,轰轰烈烈高开低走,至今仍有粉丝心有不甘、怨念难消、请愿重拍大结局。

虽然最重磅的神剧跌落神坛,最热门的《致命女人》被质疑是“美版娘道”,但2019美剧依旧颇多优秀作品。

一,去娱乐化。

娱乐产业的魅力在于,最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去娱乐化”的。

不定位为茶余饭后的消遣,而旨在追求文艺作品应有的社会关怀。

无论是复原悲剧的《切尔诺贝利》还是改编自真实事件的《难以置信》,优秀之处都超越了影像技法本身、而指向值得敬重的立德立功立言层面。

《切尔诺贝利》

知友评论:让我像被辐射了一样难受。

《难以置信》

每一片雪花都想当好人,每一片雪花都不无辜。

一个听起来匪夷所思、不可置信的故事,却发生在如此日常的模式中。

冤枉女孩的警官不是有心要害她,反复纠结细节的各路工作人员也并非有意要羞辱她,向警官暗示她是问题少女的养母更不是蓄意诬陷她。

人人都应该保护她,人人也试图帮助她,却酿下了难以想象的恶果。

每个细节似乎都严丝合缝符合要求,最终这辆列车却偏离轨道万里。

与其说《不可置信》仅仅是一个女孩的悲剧,不过说这是一套刻板机制对众人的腐蚀。

难以置信吗?

现实比一切魑魅魍魉都更魔幻。

《心灵猎人2》

七八年前我很爱看俊男美女快节奏的破案剧,重口味的凶杀场面提供视觉刺激、高能破案模式提供智力快感,而如今我更偏爱看一个月半大叔和另一个即将月半的预备役大叔坐在桥下的车里与被害人弟弟长谈。

拉风、开挂、金手指式的破案模式终究只是爆米花式的速食品,而《心灵猎人》这样的剧作在更真实的质地里写出了五味杂陈的“难”。

因此剧作也被部分网友嫌弃寡淡和拖沓,我反而很喜欢这份在漫漫长夜里禹禹独行求答案的“难”,扎实、厚重、刺痛。

同样讲“心理侧写”,这是一个从“神化”开挂回到血肉之躯的反向历程。

他们的角色是什么?

凶手和被害人之间的最后一道人肉屏障。

伤害我们的、不是基因物种不同的恶魔,保护我们的,也不是掐指一算就未卜先知的神,都是一样的有局限、有拖累、有毛病的人。

二,风格化突围。

这一年里英剧美剧精品依旧颇多,但风格化依旧很事半功倍的大杀器,概言之追剧群众对“稀缺性”的需求高过对整体品相的挑剔。

《爱死机》赛博朋克画风灵光乍现,表面是性喜剧本质却是优秀教育片的《性爱自修室》、勾起了诸多“人家早就5G了咱们还在2G”的慨叹。

《爱,死亡和机器人》

18个小故事中不乏惊艳瞬间,但也有莫名其妙混进来的、纯靠重口味大尺度刺激感官的片段。

赛博朋克画风、细思极恐的反转叙事,诸多角度都很有意思。

比如小机器人回看当下生活的视角实在太可爱,比如狐妖的故事中,现代工业对山林的侵蚀语境重新赋予了古老的人-妖相爱相仇叙述新的色调。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某些故事通过强烈感官刺激来遮掩叙述短板,这和狗血平庸剧作过度强化戏剧冲突的做法,恐怕并没有本质区别。

与其说爱死机是因为品相优秀而鹤立鸡群,不如说剧作是因为风格特色而抢眼;与其说观众在追捧剧作参差不齐的思路本身,不如说我们在羡慕有更多可能性、更大创作空间的产业链条和行业环境。

《黑袍纠察队》

反英雄主题。

《黑袍纠察队》和《小丑》恰好是英雄主题叙事之下,常常缺失的两极。

前者是反英雄视角的伪善与残暴,后者是对所谓反派凄惨人生的起底。

《黑袍纠察队》的突破和限制,似乎都在于对超级英雄身份的耿耿于怀。

成功撕出祖国人、海王等超级英雄群体的伪善和病态,但在以更深刻更有见地的姿态来审视“好坏”简单对立的原则时却有些迟缓。

《生活大爆炸》

18年的剧作但19年十二季大结局,纳入19盘点。

年度最佳下饭喜剧,不接受反驳(应该也没什么人想反驳吧)?

段子越来越疲软、大团员结局也被部分网友质疑仓促、俗烂,但本多年老粉依旧暴风哭泣,就像看着自家娃成家立业还拿了大奖!

《生活大爆炸》或许代表了两点非常普遍的追剧特质,一是某种“小而美”的讨巧特质(在此处体现为标志性的喜剧风格);二是持续多年的追剧情感。

美剧动辄十多季的超长待机模式,固然很容易失去新意很赶客,但对于留下来的人而言,追的已然不是新剧情而是这群一同成长的人。

当然今年一部在墙内火出现象级的《致命女人》,路数很不同。

三,接受者偏差。

《致命女人》

剧作以高于一般肥皂剧的精炼转场能力、以和现实走向不同的“爽”剧的补偿模式而撬动超高关注,但本质上依旧是肥皂剧。

中途品相数度掉线、槽点颇多,但大结局依旧凭借七分钟无台词镜头和爽爆了的双杀,强悍守住热度。

《致命女人》在墙内的火爆程度,充分暴露了内娱肥皂剧有多么青黄不接。

首先墙内情爱语境更保守,如此自由的恋爱观分分钟会遭遇荡妇羞辱、没法写没法演没法播;《娘道》这样的作品收视率高居不下的整体语境中,《致命女人》《绝望主妇》等剧作代表的是更超前、更理想的恋爱观。

其次是品相悬殊:《致命女人》当然无法比肩今年最优秀的美剧,但仅凭转场一项就可以轻松吊打内娱言情剧。

出于求生欲我不点名,请各位自行回忆2019年最火的内娱言情剧都是些啥,对比一下,《致命女人》为什么“火到不正常”就正常了。

从本质上说,这是两个语境下剧作发展不均衡的“赚差价”。

情爱是剧作消费刚需,而且女性(饭圈)追剧群众更擅长制造大动静,追剧人数未必真超过《权游》,但声量上不会输阵。

这个部分的红利,从前大多落入韩式言情囊中。

但这几年中情况大为不同,营造现象级爆款的传播途径断裂,此外今年韩式言情的品相本身也的确不够惊艳。

韩剧

言情偶像剧方面,韩剧越来越主动翻新设定花样。

一,皮相上不断迭代,本质上依旧换汤不换药。

《偶然发现的一天》真为女主设定了奇怪体质,丁海寅《春夜》将设定的魔爪伸向了“已有伴侣”的区域,《山茶花开时》第一集就抛出惊天疑问“女主死了吗?”

花样设定的典型似乎是洪氏姐妹,她们一贯爱用怪力乱神包裹平凡的言情设故事。

《德鲁纳酒店》开局就启用了颇为新奇的设定、但本质上依旧平庸老套(甚至一度陷入涉及抄袭的争议中)。

二,努力让剧作拥有更厚重的格局,却陷于模式和套路本身。

裴秀智和李昇基的《流浪者》,打着“改变国家”那一类韩剧的旗帜,力度却非常堪忧。

李民基《所有人的谎言》也同样设定了“大人物要我死”的不平背景,但故事推进很平庸。

《他人即地狱》里李东旭斯文败类医生形象让人眼前一亮,剧作追求品相的野心明显、可惜格局依旧差了一口气。

种种剧目都越来越喜欢征用“对抗黑暗世界”的设定,但好坏对错善恶分野切割往往很浅薄、流于表面。

不同于那些打着高阶幌子谈恋爱的剧目,《囚犯》《辅佐官》是真正面对人心鬼蜮的作品。

此外《王国》也很独特,六集小体量的东亚古装版丧尸故事,朝野纷争、党羽混战,人心比丧尸传染病更可怕。

综上,个人心目中的韩剧年度Top3:《囚犯医生》《辅佐官:改变世界的人们》《王国》。

年度迷惑时刻:据说不少优秀剧作的华语翻拍版都已经备案。

不针对任何一部剧,只是,有些优秀原版属于“电影让人类的生命延长了三倍”类型,而某些翻拍作品,凭借让人如坐针毡如芒在背的能力,浪费了更多倍。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