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前搞焊接,大学毕业后做房产销售,去年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的硕士研究生。而且,他也听过你的课哦!”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L同学,那是两周前,我和央视美女主持人汤蓓老师一起听李尚龙的私房写作课。
12月25日圣诞夜,L同学从传媒大学到我工作的朝阳门探班。下班后,我们找了个馆子,几瓶酒下肚,相谈甚欢。
今天,分享他的故事!
1. 一双旧皮鞋的记忆
L家的鞋柜里,保存着一双鞋底磨出洞的旧皮鞋;这双鞋子记载着他青春的一段岁月。
由于高考不理想,L同学踩线考进了黑龙江的某二本, 大学阴差阳错学的焊接方向,没错,就是那个动起来就会“滋~滋~滋~~”冒火星、特别刺眼的那个焊接!
焊接是一门高超的技术活,高端焊接人才也是市场缺乏的,但他在焊接方面的天资、兴趣和能力都不是差,而是非常非常差。这一点,多次挂科和补考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如果上大学时,你学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无疑是痛苦的;如果毕业后,你还要做一辈子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无疑是更痛苦的。
意识到这一点的L同学经历了无数个苦逼无眠夜晚的思考后,笃定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播音主持。
但当任何梦想落地时,都会砸出一堆问题:怎么开始?从哪里开始?机会在哪里?路在何方?
他对着镜子,审视着自己的“姿色”:除了脸大,其他先天条件都还不错——身材、声音、气质等还说的过去,但播音主持需要的口才、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审美情趣、知识层次如何去培养?谁来培养?实践的舞台在哪里?
很多时候,我们会看着努力的别人,赞叹一番后继续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这样的你如何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呢?
行动起来!既然没有牛逼的起点,那就从草根开始寻找吧!
大一的暑假,他先去服装批发市场买了西装、领带、皮鞋;精心打扮后出发了,目标:哈尔滨市所有能在地图上找到和找不到的婚庆公司。
2014年的他很穷,打不起车,只能坐公交;那时的 共享单车还没有普及,下了公交,他就步行一家家找,敲开人家的大门后,毕恭毕敬地掏出U盘,说: “这是我录制的一段婚庆主持,贵司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联系我;如果不给钱,给个机会也行。拜托拜托!”
三个月后,他得到了第1次婚礼主持的机会;之后有了第2次、第3次……和第200多次机会涉猎红白喜事、商场大卖、午夜电台、电视购物以及校园活动的主持活动,直至学校电台播音主持、台长和主持人大赛的冠军。
一个夏天,一双鞋底磨出洞的皮鞋,成为生命中永恒的记忆。
你有梦想,不怕千人阻拦,就怕自己放弃。机会在哪?机会从来都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2. 从房产销售到中传硕士
2017年大学毕业后,L同学并未继续深耕婚礼主持行业,并不是因为他不相信爱情和婚姻,而是听说房产销售的百万年薪。
可惜天不逢时,他入行后,由于政策调控和限购,房市行情一落千丈。大钱是没挣到,这份工作让他充分感知了什么是“忙”和“累”。
7月份入职天津某地产公司,一直到元旦,休息了不超过3天,别人朝九晚五,而他们是朝九晚十、十一、十二或者更晚。
忙点,累点,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忙但没有成长,这叫瞎忙。
如果此刻的你发现自己也在瞎忙,不妨冷静思考一下:这样的日子,是你想要的吗?
改变我们人生轨迹的可能是自己读到的一本书、看的一部电影、遇到的一位老师、与牛人的一番谈话;它们就像一束光照亮黑暗中你前行的方向、就像一把火点燃你内心久违的激情。
L同学人生轨迹的改变,源于一条朋友圈。
年底时,L在一个老师的朋友圈里看到了一条“中国传媒大学开学典礼”的分享,配的文字是:希望您能有机会来现场听听,而不只是看视频。
那一刻,“中传”这两个字让他的心怦怦怦地跳的不停。
那个深夜,无眠的L同学看着手边仅有的一本《播音主持艺考培训教程》,问自己:“真的行么?从小学到大学,没有过任何系统的培训。”
最后还是决定,给自己一次机会!准备考研!考上了就继续,考不上也没啥损失。
很不巧,那会儿正赶上项目开盘,白天工作真的累到爆炸,那段时间早9晚11是工作时间;白天的工作真的就可以让人崩溃了,回来洗漱完毕就12点了。每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L就自己幻想,幻想自己有一天可以以学生的身份踏入那个学校,而不是之前的“到此一游”,然后就感觉坚持也没有那么难了。
公司放年假,同事都高高兴兴回家过年了,他还在公司宿舍里面,做阅读、练翻译。
大年初一那天,他走了三条街,一家餐厅也没有开门,真是绝望;那段时间,楼下超市的泡面都被L一个人买走了。
再后来,L同学报名参加了播音主持专业的培训课程,在第一年准备考研的同时,也考上了播音主持的二学位。
二学位录取的那一刻,他写下了一句话:想的明白,才能干的坚决;下一个目标,准备年底mfa播硕考研。
后来,他第一年考研还是失败了,但二学位的专业训练及校外参加的专业课培训,帮助他 完成了从“泥腿子”向“正规军”的转变。
再战的他,最终考研上岸;四级未过的,考研英语62分,真给我丢人!
2019年,作为在校新生,他还是“第二十一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的主持。
3. 后续:一张写满笔记的面巾纸
故事分享到这里,我想说的是:李大脸同学的真正挑战才刚开始,因为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要求更高、挑战更多、压力也就更大,但同时提升的空间和可能性也也更大了。
每个人的努力,都是为了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接下来分享一个小插曲。
喝酒时,我问他:“英语学的痛苦吗?”
他说:“第一节课很痛苦。”
我以为是自己讲的不好,就假惺惺地说:“抱歉,讲的不好,让你受累了。”
他接着说:“那倒不是。收到第一节上课通知时,我在外面,讲义没带,但转念一想,‘钱都交了,课不听,对不起人民币呀’。于是,就掏出随身的面巾纸,边听课边记完了课堂笔记。”
其实,在梦想遭遇惰性时,可以多想想:是想要,还是一定要;如果是想要,可能最终什么也得不到;如果是一定要,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去努力争取。
你看人家,蹲坑时,坚持听课,用面巾纸记笔记,容易吗?
谁容易?我也不容易。
记得19年下半年的某个晚上,课程直播中,突然闹肚子,怎么办?灵机一动,我接上手机4G的网络,给听课的学生留了一个写句子的作业,然后利用静音的2分钟时间迅速转移至卫生间继续上课。
生活不易,谁不是负重前行?
此刻凌晨1:00整,北京的夜颇为不静,冷风夹着呼啸声在咆哮。希望你朝着自己的光,努力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