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人》:婚姻从欺骗开始,以相爱的形式延续。本来只是想骗婚骗保的,哪成想最后却爱上了你。
看完电影之后很难去批判吴海踏过道德底线。面对生活的压力、生死危机,对于一位满怀父爱却又无助的中年父亲来说,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和治疗条件,可能比道德更有诱惑,而且他最终也改过自新;也无法去议论岳淼淼。一位长期生活在金钱重压之下的无助少女,金钱真的很容易懵逼双眼,况且最终她还是等到了相伴一生的人。
只是在看完电影之后想起了自己的两位朋友,两位已婚且已做父亲的朋友。
朋友甲12年就结婚了,媒人介绍的,那年他19岁.结婚这么早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街坊的嘴。不是每个村子的每一位村民都是淳朴的,尤其是喜欢闲来无事拉呱唠嗑的中年妇女。她们的日常爱好是八卦,当然不是八卦明星而是八卦村子里面的大事小情。不是有那么句话么:张家长、李家短,磕着瓜子到处谝。这位朋友甲当时个子不高、身材消瘦,所以有些爱八卦的街坊妇女们就大言不惭的说朋友甲很难娶到媳妇儿,又矮又瘦的,没有男子气概。这话很不幸地传到了朋友甲的耳朵里,年轻人谁还没有一点儿小脾气、小情绪。第一次相亲见面就成功拿下,就是现在的老婆。
但是刚结婚那会儿日子并不好过。两个没有感情基础的人,女孩儿又来到新的陌生的环境生活,日子难免有些摩擦。老婆不允许朋友甲和朋友出去玩儿,每次出去都要报批。而且结婚没多久老婆就怀孕了,孕期的女人情绪那是阴晴不定的。两口子经常生气、吵架,但大多数时候朋友甲会主动认错。大概五六年的时间,朋友甲的生活就是下班后陪着老婆,即便出来陪朋友玩儿,也要提前批准,而且要准时准点儿回家,否则就是两口子的一场“战争”。
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现有一子一女,已经没有了之前的严苛“刑罚”,日子也是欢声笑语的,朋友甲可以自由出去和朋友嗨皮。两口子也经常会出去搞个烛光晚餐什么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朋友乙和甲刚好相反。相了十几、二十次的亲一直没有成。然后村子里伟大的吃瓜群众们又开始发挥了八卦了力量:朋友乙太挑剔,太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样下去就没有谁敢介绍姑娘给他了。迫于舆论的压力,朋友乙选择了快速结婚。
婚后的生活和朋友乙依然相反。刚结婚时,朋友乙每天不沾家,用梁山上的话说就是:天天出去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日子好不潇洒。不过有句话说得好: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不过在女儿出生后,朋友乙就从潇洒惬意的生活,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不再整天不沾家、喝酒喝到半夜。当然了,据我们一帮朋友分析,可能老婆把前面纪念的“斑斑劣迹”都记在了小本子上,现在是算总账呢!
说这两位的例子只是想说:又很多人是因为迫于某种压力(比如年龄、舆论、金钱、父母等)才选择和对方结婚,真的谈不上喜欢对方、爱对方。
而在之后不断地相处中、一起生活的过程中,慢慢就会滋生出情感,这种情感有别于亲情,有别于爱情,是一种独立于外的——夫妻情。
假设亲情像是一栋普通的房子,虽不华丽但却遮风挡雨;而爱情就像一栋外表华丽的房子,引诱着很多人前往,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透风漏雨。这时候很多人选择离开,而另一部分人选择去修补这所房子;而夫妻情就像是没有房子,而两个人合力盖房子。至于盖成什么样子,那就要看两人是否齐心、是否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