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有着陆战之王的美称,可以说它是陆战中最强大的一种武器了。坦克大军在陆战战场上犹入无人之境,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在坦克的身上,也有着许多有趣的、神秘的事情等待着我们去发掘。随着军工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如今的坦克还可以漂浮在海面上作战,两栖坦克的诞生进一步说明了坦克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虽然他是陆战之王,但自从两栖坦克出现之后,坦克也能在海战中发挥自身强大的威力了。
坦克能够靠着大口径的火炮产生极大的杀伤力,但是大家对于坦克的火炮究竟了解多少呢?特别是坦克在发射炮弹之后,其开炮后的炮弹壳到底去了哪里呢?今天兵哥就给大家解惑一番!
我们都知道子弹在射出之后会留下金属弹壳从枪身上弹出来,无论是自动步枪还是栓式步枪,它们都会把弹壳从枪体内弹出来。然而坦克开炮之后却不一样,我们在影视剧中曾经看过坦克开炮的样子,并没有什么炮弹的弹壳从坦克身上弹出来,那么炮弹壳究竟去了何方呢?
其实呀,坦克在开跑之后,其炮弹壳是会留在坦克内部的,但是会有士兵从抽壳机中把炮弹壳抽取出来,一般情况下炮弹壳都会留在坦克的底板上,在一次战斗结束之后,炮弹壳都是会留着可以回收的,因为是可以继续用来制造炮弹的。
不过只要坦克作战就会产生使用过的炮弹壳,如果一场战争的时间过长,坦克开炮的次数太多的话,炮弹壳无疑会堆满坦克内狭小的空间,那么无论如何士兵们也要丢掉一大部分炮弹壳的,不然坦克就无法继续战斗了。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再后来的坦克发展中,有军工专家研究出了可燃的药筒,这种药筒也算是炮弹壳,在坦克射出炮弹之后,药筒就可以自行燃烧,也就不需要用抽壳机把使用过的炮弹壳抽取出来了,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坦克士兵的作战效率,也把坦克的各个空间更加良好的运用起来,能够储存更多的炮弹,可以让坦克更长久的持续作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燃药筒已经成为了坦克炮弹壳的主流,但是可燃药筒由于可以直接燃烧也有着不好的一点,就是一旦可燃药筒先炮弹一步燃烧起来,那么坦克这一炮就打不出去,炮弹就成了“卡壳现象”,于是后来又发明了半可燃药筒,在炮弹射出之后,半可燃药筒经过燃烧之后剩下一个类似烟灰缸大小的金属底座,如此娇小的底座就算发射再多的炮弹也不会占据坦克多少的空间。
相信随着军工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坦克或许真的有可能不需要炮弹壳的加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