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于一个演员而言,最流行的词是什么?
想来想去,无外乎“演技”二字。
但凡一提到它,总有一股扑面而来的儒雅之气,秀外慧中之感。
特别对于某个明星或者演员,将演技挂在嘴边也渐渐地成为了大众眼中的另外一个评判标准。
那问题来了,到底何为演技?
某度的百科解释这个词语:意思是指在舞台上或摄像机前,借由动作、姿势和声调来扮演某角色的艺术。
这句话中,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在舞台上或者摄像机前的某些演员,在饰演某个角色的时候动作、姿势和声调是否到位,来判断演技的高低。
然而仔细一想却发现,这个评判标准,却单单缺少了定义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艺术!
那么我们便可以理解为,首先最基本的,演技是一门艺术。
如果想到这里,顿时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很多明星的表演,还真的不能随便用演技高低来评判了。
在演技层面,有人将它系统的划分为三种境界:
有人曾说,演员的演技有三种境界:“呼天抢地”级,“收放自如”级,“人角合一”级
手舞足蹈,大哭大笑,亦或者只知道吹毛瞪眼,这如果硬生生套上演技的帽子,那也只能属于第一层,同样这一类的我们通常称为明星。
该张狂时张狂,该内敛时收住,前一秒或开怀大笑,或悲天悯人,后一秒亦可以呆若木鸡,归于常人,这一类能“收放自如”的,我们称为演员。
而“人角合一”这一层,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他就是戏,戏就是他,这一类人,我们通常的美誉是:戏骨。
说起戏骨,伴随着娱乐圈大环境的改善,这一类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群,也渐渐的重归大众的视野中。
比如最近大火的《庆余年》中的陈道明,手足举止间,便纷纷冠以老戏骨的美称。
诚然,这是对于陈道明的一种最高肯定,但是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戏骨,都如陈道明这般搅云揽月,器宇轩昂。
王砚辉,便是戏骨中,名不张声不显,戏红人不红的典型代表。
别问我王砚辉是谁,看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
“有印象但是想不起来”这是大多数观众对王砚辉的认知。
这么多年来,他的演技一直被忽略,却从未被超越。
王砚辉其人
王砚辉,1970年4月30日出生。
其实小编也想尽全力将王砚辉之前的履历讲述清楚,但是即便是翻了许多资料,最终也只能用上述短话来一概而过。
蓦然发现,这也像极了王砚辉的形象。
1989,年仅19岁的王砚辉考入到云南省话剧团,后来虽然北漂了五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过,
但是生性沉寂的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北京的一切,在2000年回到了云南话剧团,直至今日。
其实王砚辉曾事后说过当时的那段北漂经历,在他的描述中,极为简单的说他放弃了一些比较好的机会。
至于什么机会,好在哪里,王砚辉便一笑而过。
随后他自嘲:我就是一个闷油瓶,即便机会找到我,我也能把它熬走。
虽然现在我们也委实不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况,但是通过王砚辉的只言片语,我们也能大体的猜测一二。
不过有一点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那就是王砚辉喜爱话剧。
从前是,如今是,以后依旧是。
而且纵观王砚辉的影视作品,浓重的话剧感成为了他的一个特征标签。
《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形影不离》……
这一部部看名字都一场陌生的电影里,王砚辉的名字便若有若无的存在其中。
且不说这些影视作品的知名度,能了解一二的,应该也属于小众人群了吧。
所以这时的王砚辉,理应不被认识。
直到2013年,伴随着《烈日灼心》的火爆和口碑,人们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认识到了这张脸,还有那段经典到让人窒息的独白。
王砚辉《烈日灼心》经典片段
一个没有名字的角色,短短3分钟的戏份,却成了整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之一。
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对于这个片段肯定不会陌生。
画面里,王砚辉接受审讯时展现出的那种杀人犯不置可否,视生命为草芥的惬意态度,令人不禁毛骨悚然。
“这个老头老娘哦就乱喊乱叫,唉,没办法,就把他们整死掉了。”
讲话时他还侧一侧身体,微微露出病态的笑。
当时很多人以为是某个真实审讯场景后期剪辑到电影中的,
直到走出电影院,通过网络途径才得知,原来他真的是一个演员。
“神仙演技”!
有人甚至说:“请公安干警们好好查查,我不相信演戏能演到这种境界。”
这个片段的经典程度,与“周星驰的苦笑”、“侯勇的忏悔”等5个镜头一起被北京电影学院选作教学材料。
连著名演员聂远都被王砚辉这3分钟的演技瞬间圈粉,马上找了很多王砚辉的作品一一品味。
直到现在,王砚辉依旧是聂远最喜欢的演员之一。
演艺之路
可以说2013年的《烈日灼心》应该是王砚辉的一个分水岭,从此,这个依旧叫不上名字的面庞,渐渐的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里。
在《我不是药神》里,他是伪善的假药贩子张长林。
。
“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便是他的经典台词。
在2014年火爆上映的电影《心花路放》中,他扮演一个操着一口浓浓马普的黑社会老大。
“唱一首嘎问路在猴方。”
不知当时笑傻了多少影视爱好者。
2016年电影《幕后玩家》中,他是被金钱欲望冲昏头脑的唐万元。
他残杀了自己的师傅,设计陷害徐峥,最后不择手段地从自己的助理手中抢回保险柜密钥。
得手后,他一个转身,朝助理的车丢过去一个打火机,把受伤的助理炸得粉身碎骨。
在《追凶者也》中,他又演了一个买凶杀人的锰矿开发商钱贵兴。
当阴谋被刘烨揭穿后,他强压心中的恐惧,脸上的肌肉不自觉地抽动,用一口标准的马普说:
“你不迁坟,乡亲们就拿不着征地款,工人们就开不了工,生意人就做不成生意,要杀你,这里头哪个不能杀你?”
而就在去年,大热电影《无名之辈》里,他又扮演了一位想带着自己的小三跑路,尔后又良心发现的商人高明。
当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烈日灼心》里那个受审的杀人犯。
纵观这些年王砚辉的演艺之路,几乎与主角无缘,但是每一个角色,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形象,都让观众记忆犹新。
而王砚辉,也成功退居幕后,成为了众多角色所需要的画板。
他把反派演到了以假乱真的极致。
后来有媒体这样评价王砚辉:
”在电影《幕后玩家》中,王砚辉在片中的精彩表现受到了观众的认可,片中冷血无情的“唐万元”摇身一变,在网剧《兵王》中化身参谋长赵云鹏,令人眼前一亮“
在电影《幕后玩家》中,王砚辉在片中的精彩表现受到了观众的认可,片中冷血无情的“唐万元”摇身一变,在网剧《兵王》中化身参谋长赵云鹏,令人眼前一亮
王砚辉经常将一句口头禅挂在嘴边:
演戏,其实是演“人”,一个角色打动别人从来不是因为“好得不像人”或者“坏得不是人”。
而是角色身上那种矛盾、复杂,善恶参半的真实。
这应该是他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对于演技的理解了。
出演《李米的猜想》时,他这样理解裘火贵:
“他要拿到3万块钱,他要回家,他三年没回家了,怎么办呢?从农村里出来的人,法律意识是淡薄的,而且碰到一个很大的事情逼着你的时候,脑子里的观点可能一下子没了。
亲人生病了要多少钱,你就没有,卖血抽干了房子卖了什么都不可能的情况下,那有钱,你可能就会去下这个手。”
在《无名之辈》的最后,他设计被殴打的老赖高明牢牢地将妻儿抱在自己的怀里。
“我像个大熊一样把我的女人和儿子抱在怀里,护着他们。
中年父亲对孩子的爱更深沉、更细腻,像座山一样,这是我的审美。”
演绎《我不是药神》中的假院士张长林时,王砚辉认为张长林是被生活所迫才无奈走上了卖假药的道路。
他人性中的光芒并没有泯灭,这也为后面他守口如瓶没供出程勇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这些角色的塑造都离不开王砚辉的深度思考。
在他眼里,有好剧本,好角色,好的舞台,过瘾地飙戏,那才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
纵观近几年娱乐圈中的风云变化,很多有实力有演技的演员纷纷重回大众视野,这是一件好事。
对于王砚辉亦是如此。
曾经有人问过关于老戏骨再次受重视的话题,,王砚辉却说:“演员这个行当本身已经是被关注了,只要你有亮点,观众就会记住你。
作为一个演员,他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始终踏实地钻研演技,塑造角色,使自己的演绎在漫漫的岁月中臻于化境。
这个让所有人脸盲的演员,早就成了影迷心中的无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