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旅游20年前300元买的茶壶,现在可以买一套房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34
导读

紫砂壶有着优良的宜茶性,宜兴紫砂尤佳,这是其他茶具所没有的。 “梅报春壶”原为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陈列室藏品,以梅花报春为题,在挺秀饱满的壶身上,运用雕镂和捏塑等多种手法,生动地刻划了梅花不畏风霜…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嫩芽香且灵,

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

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

尝见绿花生。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随着饮茶文化的发展,智慧的劳动人民也创造出了许多精细的茶事用具。茶具,作为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宜兴紫砂就是其中的上品。

紫砂之源

宜兴,古称阳羡、荆溪、荆邑,地处沪、宁、杭中心,有苍山清溪,风景优美,苏东坡曾留下“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诗句。从长江上游带来的泥沙沉积在这片土地,为紫砂的制作提供了天然的水土条件。

宜兴紫砂泥所用原料,主要是紫砂泥,质地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藏于岩层下,杂于夹泥之中,被称为“岩中岩”、“泥中泥”。

关于紫砂泥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两条神龙,青龙和黄龙,一次下凡来到丁蜀地区,看到那里一片汪洋,百姓只能住在树上,生活困苦。

二位神龙动了恻隐之心,上书玉帝请求赐予那里的百姓一片土地,谁知玉帝非但没有同意,反而责怪他们私自下凡,下令将他们关进天牢,青龙、黄龙无奈逃跑,谁知天兵越追越近,于是他们便将身躯扎入丁蜀的汪洋之中,化作两座山峰,隔断浩渺之水。

青龙变成的山石块整齐成方,便于百姓造房建屋,黄龙山中则有一种上好的陶土,可以用来制造各类器皿。百姓靠着两位神龙的恩赐,过上了富足美好的生活。

紫砂之妙

紫砂壶有着优良的宜茶性,宜兴紫砂尤佳,这是其他茶具所没有的。紫砂之妙,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 紫砂壶泡茶,可以使茶不失原味,茶香不散,甚至陈茶不馊,即使久置不用,用沸水、冷水先后冲泡后,泡茶仍可得原味。
  • 紫砂耐寒耐热,不会因注入沸水温度升高而破裂,而且导热较慢,持壶不会烫手。
  • 紫砂壶长久使用,壶内会出现“茶锈”,即使不放茶叶,只是注入热水,也会有淡淡茶香。
  • 紫砂壶有着较高的收藏价值,长久使用,紫砂壶会因抚摸擦拭变得光润,所谓“摩挲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成为奇物”。

十大历史名壶

供春壶

供春壶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制砂壶名艺人供春所作的壶。供春是一位官员的书童。供春陪同主人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会做紫砂壶,供春就偷偷地学。后来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刻上树瘿上的花纹。烧成之后,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人们都叫它供春壶。

大仿古壶

大仿古壶凝炼历代紫砂壶精华而成,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母子线口盖吻合严密,钮扁圆有劲,嘴、把匀称,姿态优美,极宜品茗,为民间人士所宝爱,流传甚广。

石瓢壶

石瓢壶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壶身八字造型,造成一个主视角度内的呈型表面,亦曲亦直,皆显现简朴大方的气度。此款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为曼生所创十八式之一。

掇球壶

掇球壶从整体造型来看似乎并不象球,但细细分解无不取之于球!壶身就是一个大球,壶盖是半个球,盖的又是一个球,而壶嘴及壶把则是截取球上的一个弧。掇球壶一身素气,光滑可鉴,完全是让简练形体来展示其美的内蕴。

鱼化龙壶

鱼化龙壶造型构思巧妙,鱼、龙、云的装饰与壶身浑然一体。通身作海水波浪状,线条流利,简洁明快。鱼龙吐珠、神韵生动。壶盖安装的龙首伸缩自如,优美灵活。配以龙尾执柄奇趣极生。

高井栏壶

造型简洁,身若井栏,嵌盖平缓合体,高柱钮与壶身统一,一弯嘴曲而微妙。把圈大,外扁平,里圆润,底圆而大。其造型为最早的流线型设计,端把倾注触觉舒适,属“曼生壶”式的经典之作。

风卷葵壶

风卷葵壶壶身造型取风卷葵花之形状,既应物象形,又气韵生动。图案规则,做工精致,仿古式而合度,器形的工艺甜味浓厚,把梢下钤篆书阳文“杨氏”小圆印。

梅报春壶

“梅报春壶”原为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陈列室藏品,以梅花报春为题,在挺秀饱满的壶身上,运用雕镂和捏塑等多种手法,生动地刻划了梅花不畏风霜严寒之英姿,端丽稳重,精致传神。

提壁壶

此壶盖面似一古雅玉璧而名。壶体扁圆柱形,平盖,扁圆钮,扁提梁,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刚中带柔,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是当代紫砂茗壶之一。

八卦龙头一捆竹

此壶以64根长竹段围成壶身以合64卦之数。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组,每组8根,结以成足。壶盖浮雕八卦图,盖钮成太极图,颇有匠心。此壶为邵大亨名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收藏价值极高

近期《王牌对王牌》这档综艺节目,重温了《康熙微服私访记》,当原班人马相聚在舞台上时,勾起了观众的无限回忆,感慨万千。

节目中,三德子饰演者讲述拍摄《康熙》时,有一记内容为《紫砂记》,是围绕紫砂壶的内容表演。

“王牌对王牌”节目截图

当时做道具的紫砂壶是剧组特地从宜兴购买回来,“我当时闲来无事去道具组喝酒,当场就看上了一把紫砂壶,花了不到300元把它买了。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你们能想象吗?当年的紫砂壶道具,现在升到人民币36万元。”

二十年前,一把不超过300元的宜兴手工紫砂壶道具,二十年后,升值了1000倍,足够在二三线小城市买一套房子,这就是紫砂壶的收藏价值和升值价值。

*投资需谨慎

文 创 / 历 史 / 文 化 / 拍卖 / 收藏资讯

微信ID:xs-sankongbu

点右下角“在看”,

领了吾道鼠老师的好运祝福再走~~~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