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母舰载机降落的时候,机轮是否先压过航母拦阻索并不影响战机的降落安全,因此战机不会刻意去避开航母拦阻索,也不会去刻意碾压航母拦阻索。航母舰载机拦阻索是航母舰载机的海上生命线,由于航母的甲板长度有限,航母舰载机在降落的时候不能像普通战机在机场降落一样进行短距离的减速滑行。
当舰载机降落到航母甲板上的时候,留给舰载机的缓冲距离只有两三百米,如此短的刹车距离,凭借战机自身的刹车系统根本无法将战机停下。因此大部分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的时候,都需要使用航母拦阻索来辅助降落。航母拦阻索的工作方式是战机以较快的速度冲到航母甲板上,战机的尾钩钩住甲板上的航母拦阻索,航母拦阻索通过拉力将战机拦停。
在航母甲板上设置阻拦索可是个高技术的工作,阻拦索并不是平躺咋甲板上,因为舰载机的尾钩是钩不到平躺着的阻拦索的;那只好用支架将阻拦索抬离甲板,但是支架抬离得太高又会阻拦到飞机的起落架把飞机绊倒,从而造成事故。
所以保证舰载机成功在航母上着舰降落的关键因素就是那几个最不起眼的阻拦索支架,对它的要求是既要将阻拦索支撑起来便于飞机尾钩钩住,又要能让飞机的轮子能顺利轧过去不会被绊倒。
实际上拦阻索是比较细的,并且被固定住不会使战斗机轮子打滑,且起落架的轮子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不足以使战斗机轮子接触后损毁战斗机,或引发其他意外。拦阻钩整体结构比较长且有一定的活动角,通俗来说成功勾住就是一定会与甲板接触,摩擦,这也是战斗机起落架轮子接触到夹板后,拦阻钩仍然可以勾住拦阻索的原因之一。
只要战斗机的机头拉起角度会使起落架最少先于拦阻钩接触夹板那么战斗机基本上是安全的。同样当起落架的轮子接触到甲板及其第一根拦阻索后,拦阻钩大概率会成功勾住该条或者其他拦阻索,从而成功降落到甲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