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据央视财经新闻报道,中科院已经研发出了一种新型钻石制造技术,在实验室的环境下,一个星期便能培育出一颗1克拉的钻石,同时该钻石的硬度和纯净度都能媲美天然钻石,但价格却只有天然钻石的六分之一。
如果说起钻石,一定会听过这样一句经典的广告词“钻石恒永久,一颗永流传”。这句将钻石与爱情相结合的广告词,也让钻石饰品正式打入了婚恋市场,从此让钻石商人赚的盆满钵满。
为何说钻石是一场“骗局”,众所周知,物品的价格与其稀有度是息息相关的,比如黄金,在整个宇宙中都属于稀有金属,只有在超新星爆发时才会被合成。
而钻石本质只是碳的一种同位素,在地球中,钻石的存储量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如果把地球中所有的钻石都拿出来平分,可以让地球上60多亿人,每人都分到20克拉。
有钻石行业内的人士会辩解,钻石的采集和打磨都非常困难,即便存储量低,能挖出来的也不多。
那么好,在1870年南非发现了一个大型的钻石矿,以当时的工业能力,每年都可以挖好几吨钻石出来,而到了如今,工业水平显著提升,挖更多的钻石出来显然是轻而易举的。
那么为何钻石还是卖这么贵?这就要谈及一家名叫戴比尔斯的公司了,由于当时南非大钻石矿的出现,让世界上的钻石商人们都慌了神,为了控制钻石价格不暴跌,几大钻石商联合起来成立了戴比尔斯公司,来控制全世界的钻石矿。
这样一来,通过控制产量来达到控制钻石市场的价格。同时,投入大量广告费,在电影或者电视剧及广告中,将钻石与爱情绑定,而最开始的那句经典广告词便是他们的代表。
控制了产量,同时让女性们相信钻石等同于爱情,因此不得不付出昂贵的溢价来购买这些碳同位素产品,也让戴比尔斯赚的盆满钵满。
但在后来,苏联于1959年发现了大片的钻石矿,以当时苏联的工业实力,挖出数量庞大的钻石来简直轻而易举。
这时戴比尔斯也慌了,急忙联系到苏联的相关企业,共同联手来控制钻石市场。由于南非的钻石较大,而苏联产的钻石比较细碎,因此在戴比尔斯后续对钻石的宣传也变成了碎钻饰品。
看到钻石行业的暴利,一些非洲的小国及军阀们也开始动了心思,要知道非洲的钻石储量是非常丰盛的。这导致许多小国家的军阀们也能在本地寻找到一些钻石,虽然通过单纯的人力来挖掘钻石效率很低,但架不住人多啊。
这样一来钻石的价格又会下降,怎么办呢?
戴比尔斯想到,军阀们虽然钻石挺多,但他们的加工技术渣啊,因此戴比尔斯对钻石开始加工,并流行了5种切割方法,重点只有一个越麻烦越好。
如圆形、枕形、马眼形切割法等,只要工艺复杂的统统都上,因为这样竞争对手很难模仿,也能提升自己钻石的价格。
同时为了打磨钻石,戴比尔斯还推出了各种昂贵的钻石价格设备,不仅精贵,同时操作也复杂。如果军阀们愿意通过几年的时间来学习这些工艺加工手法,并采集一些昂贵的加工设备,还有最后一关等着他们。
戴比尔斯给钻石的估价设立了一个4C标准,想给钻石定价多少都是他们说了算,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想不赚钱都难。
但中国人从1965年开始,便自主研发了六面顶压机,用来制造人工钻石。到了21世界,全世界90%的人造钻石,都是来自中国。
中国人只需要几个星期,便能得到一颗完美无瑕的钻石,同时成本仅为自然钻石的一半。简而言之,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赚钱效率,都全面碾压。
而今中科院所制造的钻石价格是其他天然钻石的六分之一。这简直是让戴比尔斯基本没活路了。同时,目前人造钻石的市场仅占全球140亿美元粗钻石场的1%,显然市场前景异常巨大。
为了对抗人造钻石的冲击,戴比尔斯在2015年将广告语又改了,“Real is Rare, Real is Diamond.(珍如此心,真如此钻)”,言外之意就是:人造的钻石不真实、不值钱啊,别买了!
为了证明什么是真钻,还花了4000万美元,造了一台人造钻石鉴定器。当然,这没有任何用,因为普通人买钻石就是给人看的,既然人造钻与真钻没区别,为什么还要花十倍的价格买天然的?
最终,戴比尔斯也开始自己卖人造钻石了,2018年的时候,戴比尔斯成立了Lightbox Jewelry实验室,用来“培育”钻石。他们以每克拉约800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年轻消费者,这个价格是其他人造宝石的五分之一,天然宝石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