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IT » 正文

手机里的积分不要浪费,这样做能换1台小米电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35
导读

很多积分都是可以兑换好东西的,而且产品可丰富了,眼看着年底各大平台的积分快清零了,趁这时间赶紧去兑换一些好东西叭。 其他银行的积分兑换方式应该是差不多的,安装相应的app,然后找到积分商城就可…

2019年就快要结束了,不知道各位都找到另一半跨年了没。

没有吗?不要紧,小雷今天给大家整理一下年底积分兑换的攻略,弥补大家跨年的无聊。

我们常用的购物消费APP上都有积分机制,每一笔消费产生的同时也会增加积分。

很多积分都是可以兑换好东西的,而且产品可丰富了,眼看着年底各大平台的积分快清零了,趁这时间赶紧去兑换一些好东西叭。

淘宝天猫积分兑换

我们作为剁手青年(少女),基本上都有在淘宝买过不少东西呀。

当我们每购物一件商品,我们的天猫积分都会增加,而且是东西越贵增加的积分就越多。

害,买了一年的东西,总算能靠积分换回来点什么了,我们来看看怎么操作吧。

首先我们打开淘宝,在“我的淘宝主页”的必备工具点击“ 查看全部工具”。

接着我们点击会员中心。

在这里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天猫积分啦。

点击天猫积分,我们就可以在里面兑换50块的购物券、权益或者实物。

我们可以用积分兑换购物券。

还可以点“500积分兑豪礼”,可以兑换很多商品。

不过嘛虽然是兑换,其实是积分+金额的形式兑换,就是相当于用积分抵扣部分钱。

看到这个2000积分+一块钱就换小米电视真是酸死了,还得88VIP才可以,又和我无缘了。

支付宝

淘宝支付宝是一家,既然淘宝能兑换,那怎么少得了支付宝。

支付宝可以兑换红包,代金券和实物,并且都是大部分包邮的,要好好的利用积分才可以更省钱的购物鸭。

在支付宝的个人主页点击支付宝会员,就会跳转到会员积分界面。

我们可以兑换实物代金券,红包或者视频VIP会员,还可以用积分兑换提现免服务费等等,能兑换的东西很多。

一定要记得兑换哦,支付宝和淘宝的部分积分是会在2020年1月1号前过期。

京东

京东作为电商巨头之一,也是有积分兑换机制的,就是京豆了。

我们每次在京东完成一笔消费,都可以赚取京豆。

每次购物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提交订单的界面选择京豆抵扣就可以了。

1000京豆可以抵扣10块钱,不过需要1000的整数才可以使用,例如1000,2000,3000等等。

京豆的使用规则中有提到,获取了但未使用的京豆,会在下一个自然年底过期,所以我们要尽快使用,不然等过了31号就会被清掉部分积分。

三大运营商积分兑换话费

联通、电信、移动三大运营商也是有积分兑换的哦。

先来说下 联通的积分兑换。

联通的积分比较实在,不整其他花里胡哨的。

直接用积分换话费,500积分换5元话费,1000积分换10元话费,积分除以100就是充话费的金额了。

不过小雷这积分让我有点绝望,得啥时候才能有个1000积分换5块钱的话费呢。

然后我们再看看 电信的积分兑换是怎么样的。

我们可以打开电信官方营业厅APP,进入积分兑换。

可以看到有很多商品种类,可以兑换充值流量,爱奇艺会员,天翼云盘会员,手环还有一些实物。

像这种智能设备需要的积分比较多,小雷看了下自己的积分,默默地关掉了页面。

移动也是可以兑换话费的,小雷还是觉得话费比较实在。

不过移动除了话费也有非常的可兑换的实物,例如 智能小家具, 家用品, 汽车用品,甚至可以说是个小商城了。

里面啥都有,只有老板积分够。

麦当劳

除了购物积分还有运营商积分,如果经常在麦当劳吃东西的吃货们应该也有不少积分了。

我们在微信搜索小程序“i麦当劳”,进入积分商城。

20积分+3元就可以兑换一个黑凤梨圆筒了,还有很多可以用积分兑换的食物,吃货们可不要错过啦!

各大银行的信用卡积分

小雷没有信用卡,但没关系,我先用招商银行的掌上生活做个示范。

打开 掌上生活APP,点击积分就可以进入积分兑换的界面了。

里面有很多实物和虚拟物品可以兑换,譬如 票券,视频会员卡,行李箱,美食,星巴克生活用品。

有种小超市的感觉,不过是把积分当作了货币而已。

其他银行的积分兑换方式应该是差不多的,安装相应的app,然后找到积分商城就可以愉快地兑换东西啦。

线下积分兑换

除了线上的积分兑换活动,我们生活中在超市,药店买东西办卡都是累计积分的,每一笔消费都会增加你的会员卡积分。

比如我在邦健药店购买药品,会累计积分,然后可以用积分兑换代金券,下次再去买药就可以便宜很多了。

以上就是小雷收集的一些年底积分兑换攻略,希望能帮大家省点钱在跨年开开心心的哦。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