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盛行的年终总结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很多人这两天正在赶制的工作年终报告,这关乎个人一年在职场面子与钱包的荣辱兴衰;另外一种,则是各大互联网平台推出的个人年度报告,无论消费还是娱乐,这些报告秀在每个人的朋友圈,展示了每个票友的真实生活。
注意看那些分享出来的数据和信息,其实每个字都藏了自己的真心在里面,那是一种婉转的表达。
比如,在上周刚刚发布的淘票票年度观影报告里,你可以见到各种人:看过近百部电影,但每一部都是独自观影,晒的是自己的寂寞和一颗迫切脱单的心;直接把几百部片单秀出来,并附上辛辣点评的,那是一种文艺小青年独有的特立独行的傲娇和姿态;晒自己多个城市观影的,其实还是在吐槽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
电影就是这么神奇,即使大家看的都是同一部电影,但分享出来的却是不同的故事与人生。
1.邻座的女孩,她没有再来。
从我认识大李开始,他就一直孑然一身,但老有人不信,长相好性格佳的大李,怎么可能没对象,推测肯定是渣男,说是单身,可能暧昧对象一堆,只是不确定关系罢了。但观影记录显示,他今年一个人看了63部电影。万年单身狗,铁证如山了,他发圈自证清白。
我问他,一个人看电影不觉得孤单吗?看到好玩的地方,旁边都没人可以窃窃私语。
他说,不会啊,而且我讨厌看电影的时候窃窃私语。
我一个白眼,活该单身。
我:那你在一个人看电影的时候就没有过哪怕一次艳遇吗?
大李:有的。我这人比较喜欢打卡不同的电影院,觉得好玩,所以那天去看《少年的你》时,我选了一个离家有点远的影院,在选座的时候,看到有个人选了一个非常偏僻的位置,虽然这部片子很火爆,但是深夜场没什么人,好的位置大把,这人很奇怪啊,我们正常都会选靠中间的吧,但是这人选的位置非常差,在最后一排最边缘,孤零零的,我好奇是什么人这么奇怪,就选在了ta旁边。
我:然后呢?
大李:然后居然是个妹子,穿着运动套装,我这人审美比较奇怪,就喜欢运动型女孩,啥高跟鞋我都不爱,就喜欢休闲风。
我:说重点。
大李:后面她自然是看哭了,我第一次看有人可以哭得这么好看。
我:然后呢?
大李:然后我给她递了纸巾,她跟我说了句谢谢,之后我们再无多余的对话。
我:就没了?
大李:那之后,我去了那家影院八次,同样的场次,同样的位置,可再没碰见过她。
我:你居然这么痴情!
大李:不是哦,我就是好奇她为什么选这个座,忘记问了,想遇见了再问问她。难道是点错了?
我:不嘴硬能死?
大李:咳,你说缘分这事,是不是就跟中奖一样,有时候你以为还有下次,还有来日方长,但其实那已经是命运给你最好的机会了。
2.他看过最幸福的电影 是一部催泪片
那天是个平平无奇的周日,在家宅了一天之后,他决定出门看个电影。
单身久了,很久没有上电影院看电影了,他打开淘票票,扫了一圈,决定看《何以为家》。家附近的影院本来就冷清,又是比较晚的场次,更是没人。座位显示,只有一个红色,他抱着好奇加赌一赌的心理,选在了红色座位旁边。买完票,距离开场只剩十五分钟,他踩着拖鞋就往电影院冲。
十分钟后,顺利入座。整个厅空无一人,这包场的感觉,他忍不住暗爽。赫然想起来,旁边的票有人买,可是这个点了还没入场……如果也是个大老爷们会不会很尴尬啊……正想着,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暗暗伸长了脖子望去。
是妹子!他暗自松了一口气。
妹子目不斜视,看了看自己的票,核对完座位就坐下了,一点余光都没留给他。很快,妹子脱掉鞋子盘坐起来,他更加确定了对方把自己当空气。
电影有些冗长,他也脱掉鞋子,脚直接踩在椅子上。
他专心致志地看着电影,一点点沉浸在悲伤里,直到旁边的抽泣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掏了掏衣兜和裤兜,四个空荡荡的兜都在跟他示威一般——没有纸巾。他很懊恼,只怪出门太仓促。
她的脸上亮闪闪的,直到电影看完,眼泪就没干过。如果此时有阿拉丁神灯出现,他只想要一包纸巾可以递给她。
电影落幕,他走出影院,感觉脚下不对,有一边鞋子怎么有点挤,低头一看,颜色都变了。抬起头,她正站在对面,对着他吃吃的笑,脸上泪痕还没干。
她说,“不好意思啊,刚才没注意,穿错了。”
他心说,谢谢你穿错啊。
也是从那天之后,他再也没买过单独的一张票。
后来又一起看了无数场电影之后,她问他,那天你为什么不给我递纸巾啊?
他说,我都想把衬衫脱给你擦,但我怕你骂我变态。
她咯咯笑。
她还问,我四十码的脚是不是真的很大啊。
他说,脚小的跟我没缘分。
3.灭霸死的时候,她哭得撕心裂肺。
毕业后,她从第一份工作中,认识了他。都是刚刚脱离无产阶级的人,日子虽然过得紧巴,但是两个人感情浓郁,坚定,努力,她心里就充满了盼头。
平日里,约会总是吃饭他埋单,看电影她买,所以她的年度观影记录,像是一本严谨的恋爱记事薄。
看妇联3的时候,他紧紧的抱着她,吻过她的额头,说我们要一直在一起,一直到妇联300。
他还说过好多好多,发腻的情话和郑重的承诺。
他说,等赚到了房子首付,我们就结婚。
他说,以后度蜜月我们去大溪地吧。
他说,将来的小孩,一个跟我姓,一个跟你姓。
他说,我累了,给不了你未来,我们算了吧。对不起。
他们一起看的第一部电影是《唐人街探案》,最后一部是《飞驰人生》。
妇联4上映的时候,她只身一人坐在角落,心里想着,他看这部电影时,身边坐着的会是谁,眼泪在眼眶打转。五分钟后,灭霸死了,她终于决堤,号啕大哭。旁边的人纷纷侧目,她嘟囔着,灭霸太可怜了啊,太可怜了……
4.她从未曾看过一部“黄金时段”的电影
小沁是一家舞蹈培训中心的老师,每天白天的工作完成后,她还要去健身房做兼职到夜里十点。父母去世后,她只身来到了北京,她的梦想,是在北京能买个自己的小房子。为了省钱,她住在通州,每天上下班要花掉她两个小时的时间。小沁最大的爱好,是看电影,可是忙碌的她,连周末都很少休息,有时候生了病,都还在坚持工作。所以她的年度观影记录,都是在深夜。
她说自己从来没有看过“黄金时段”的电影。她也想跟其他女孩子一样,跟喜欢的男孩吃过晚饭,慢悠悠的晃进影院,看完电影再不紧不慢的回家去。可是她不行,她每次看电影都是在健身房下班之后,才冲进最近的影院。从电影开场到结尾,她从急急忙忙入场时的狼狈,到一本满足的笑脸。她爱电影,即使再晚去看,都不会犯困。她说,电影是她在艰苦生活里的一束光。今年这一年,她一共看了七十部院线电影,而每一部,都是深夜档。
她说,兴许她这一生,日子就这样平平地过了,但是电影告诉她,这个世界上有好多有趣的人生,在观看的时候,仿佛自己也跟着重新活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