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合不合适,从结婚前的三个细节就能看出,擦亮眼睛别选错了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64
导读

如果女人贪玩如敏敏,男人就会事业和家庭自顾不暇;如果男人不管孩子,女人就会陷入“丧偶式育儿”之中。 双职工家庭必定要有老人带娃才能安心上班,可有些老人虽然是帮忙,却参与太多,把自己当成了育儿的主力,给夫妻…

文|西红柿妈妈

孩子的家庭的核心,很多夫妻生孩子前,恩爱有加,夫唱妇随。可一旦有了孩子的加入,夫妻间各种育儿理念的差异,家务的分担问题,再加上婆媳矛盾的升级,往往给家庭幸福蒙上一层阴影。

与其婚后抱怨“选错了人”,不如婚前先弄清这三点,擦亮眼睛别选错了人:

一、夫妻双方是否都喜欢小孩

玲玲和智强是一对校园情侣,他们感情很好,一起度过了考研、初入社会的艰难时期。工作稳定后,两人如愿完婚。玲玲是个独立的女孩子,她认为小孩子太吵太麻烦,早在婚前就跟智强约定好,婚后5年内不要孩子,如果体验不错,就考虑终身做“丁克”。

沉寂在爱情里的男女智商通通为0,智强对玲玲百依百顺。婚后不久,双方老人就开始各种催生,特别是智强的妈妈,说的次数多了,特别动情:“强强啊,我和你爸年龄大了,现在老人寿命都不长,我真担心看不到孙子了。”

这些话都让智强非常难过,他想说服玲玲放弃“丁克”的想法,可玲玲反应特别大:“你当初答应我不要孩子我才跟你结婚的,现在你说变就变,那我们的婚姻是不是也应该说变就变呢?”小两口为要不要孩子的问题僵持不下,常常争论不休,最终渐行渐远。

如果双方对于孩子的态度不一致,婚后必定会引发婚姻能否存续的思考。一个很喜欢小孩子的人却和一个不喜欢孩子的人结合了,那么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婚前双方一定要就孩子的问题达成一致,带不得半点勉强。

二、夫妻是否会参与育儿之中

文聪事业小有成就,妻子敏敏貌美时尚,孩子活泼可爱,看似美满幸福的一家人。可只有文聪自己知道,日子其实过得根本不尽人意。妻子非常贪玩,工作之余常常打麻将,有时候通宵打牌,早上自己睁不开眼时,孩子却吵着要起床吃早饭,敏敏会把孩子摁在床上,要求孩子和她一起睡到中午。

文聪工作很忙,难得早点回家,却从未感受到一丝温馨,敏敏不但不做饭,只要见到文聪回来,就把孩子交给文聪,自己出去跳舞。有次孩子发高烧,敏敏玩得半夜两点才回来,文聪刚刚带孩子从医院打完针回来,敏敏却倒床就睡。

文聪责备敏敏:“孩子生病了,你怎么不担心,医院里都是妈妈陪着孩子。”可敏敏却说:“你真是大惊小怪,感冒发烧不是小孩的家常便饭吗?”

育儿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夫妻的共同参与才能把这条路越走越顺。如果女人贪玩如敏敏,男人就会事业和家庭自顾不暇;如果男人不管孩子,女人就会陷入“丧偶式育儿”之中。无论哪种,都会成为家庭不幸的导火索。

婚前,男女要想知道对方是否会参与育儿之中,一定记得避开以下雷区:

1. 大男子主义的男人。他们通常会认为育儿是女人的事,和这样的人结合,注定会成为“丧偶式育儿”的受害者。

2. 不顾家的女人。贪玩的女人同样会以自己的玩乐为中心,把孩子甩给男人。

3. 没有责任心的人。不参与育儿的父母归根到底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不论男女,如果是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他们不会认为育儿是自己的义务,那么注定他们的配偶注定会独自育儿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三、双方老人在带娃中的位置

清清和苏苏是一对闺蜜,两人婚后都是婆婆带娃。可清清的家庭非常幸福,苏苏却成了怨妇。原来,清清的婆婆非常开明,她认为自己帮儿子媳妇带娃,是减轻他们的负担,好人要做到底,因此育儿的理念她会尊重年轻人的意见,自己只充当帮手的角色。可苏苏的婆婆非常强势,她凡事都认为自己做的对,瞧不起苏苏那套育儿思想,苏苏也不甘示弱,两人经常发生争吵,随着关系越来越紧张,后来婆婆连苏苏买的衣服都不给孩子穿,认为她买的不实用。随着矛盾逐步升级,苏苏搬回了娘家,每周只见孩子一次。

双职工家庭必定要有老人带娃才能安心上班,可有些老人虽然是帮忙,却参与太多,把自己当成了育儿的主力,给夫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要想避免这些矛盾发生,婚前就应该想清楚两个问题:

1. 有条件帮忙带娃的老人性格是否过于强势?

2. 面对过于强势的老人,自己能否妥协?

如果老人和父母都是强势的性格,都希望育儿的事情自己说了算,必定争论不休,隔阂不断,家无宁日。

与其说婚姻需要经营,不如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夫妻是最佳的性格、观念、家庭背景的组合,婚后的幸福指数会更高。

宝爸宝妈们,你们选对了人吗?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