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嫦娥”和“玉兔”在月球堪称“劳模”,不断创造使用寿命奇迹之际,中国航天人的目光已经看向了遥远的火星。中国探月工程和中国首次火星任务总指挥张克俭宣布,中国将会在2020年按计划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就在11月14日上午,中国邀请了19个国家的驻中国大使和使节、欧盟、非盟驻华使团、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代表一起参观了中国火星探测器试验。这一举动代表着中国在航天领域将会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世界目光将会再次看向这个东方大国。
巨大的火星着陆器试验塔架
据介绍,本次进行的是火星着陆器的悬停避障试验,这一试验是否成功将直接关系着中国火星着陆器是否能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印度的“月船2号”登月工程的着陆器就是因为技术原因没能成功软着陆月球,坠毁在了月球表面,而登陆火星的技术难度更大。
为了完成这个试验首先就是要模拟一个与火星类似的环境。火星和地球的表面比较相似,地形非常复杂,不同的是基本由沙漠组成,还经常有沙尘风暴;火星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为了实现模拟火星的目标,中国专门建设了一套设施,由塔架结构、随动系统以及地面的火星表面模拟区域组成。由6组钢结构的塔柱围成了一个直升120米的圆圈,塔柱高达140米,地面也是模拟的火星表面。
火星着陆器比“嫦娥”大一点
据介绍,中国本次登陆火星选择的是一种风险最高的方式,也就是一次性完成“绕飞”“落地”和“巡视”三大任务,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做的事。风险高的原因就是中国火星着陆巡视器在环绕火星不久之后就要与环绕器分离并降落,而且机会只有一次。这就对火星着陆器的稳定性要求很高,其减速过程必须要一次成功。这里最关键的是就是降落伞和减速器。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师张荣桥也表示,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需要经过7个月到达火星,但决定成功最重要的就是着陆过程的7分钟。
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当天的试验中,当着法国、意大利、巴西等19个国家和其它组织的面,中国火星探测器升到近70米的高空并在空中完成了点火,随后火星探测器缓缓的降到了30米左右的高度完成了悬停,在停止4-5分钟之后又稳稳的落到了地面,整个试验过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总指挥张克俭在试验完成后还发表了讲话,他说:“中国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加强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表达了中国愿与各国航天机构、空间科学研究实体等在未来重大航天工程中加强合作,共同推进航天事业的发展的意愿。
显然,中国航天事业正在走上一条对外合作的路。这与美国在刚刚结束的国际宇航大会上不给中国参会代表发放签证、并宣布只与美国喜欢的国家合作完全不同。对于大多数被美国排除在外,或者被美国看不起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未来与中国合作才是正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人明和社会进步,中国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