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有着数不清的海洋生物,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海洋的涉及也变得越来越多,各式船舶陆续出现在海洋中,而这也使得原本的海洋的“主人”海洋生物受到了影响。航母是吨位最大的海军军舰,数万吨的排水量可以携带数十架舰载机,它的出现极大的增加了各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但却也带来了一个世界难题,以我国的辽宁舰为例,在航行时,辽宁舰的尾部总是会有鲨鱼跟随,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我国航母所独有的,航母大国美国也是深陷其中,并且至今都无法解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航母的体型是有关系的。我们都知道航母的吨位大,想要推动这么大的军舰在海洋上驰骋,就需要有强劲的动力,同时还得有尺寸巨大的螺旋桨。
而在航母的航行过程中,螺旋桨转动产生的压力会挤压到海洋中的生物,尤其是那些重量轻的小鱼小虾,而螺旋桨在工作状态时,需要高速旋转,这就使得这些小鱼小虾没有逃生余地。鱼虾的死亡会释放血液的问题,对于嗅觉极其灵敏的鲨鱼来说,血腥对它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而也就出现了鲨鱼尾随航母的情况。
而航母在航行时,还会发出电磁波,这主要是在探测水下情况,防止敌方潜艇的靠近,而这种电磁波对鱼群也有吸引力,鲨鱼也不例外。由于有的时候鲨鱼靠得过近,因此也会出现鲨鱼被割伤或者绞死的情况出现。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在避免螺旋桨伤害海洋生物的问题上,各国并没有更好的方式,但各国都在加强研究,以求减少影响,我国正在研发的新型汞喷推进技术和低电磁波技术,一旦技术实现,或许会使这一难题得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