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清末民初,随着辛亥革命一生枪响,统治了中国数百年的清朝就此垮台,中国进入民国时期。不过说起清朝溥仪退位,有一个人我们不得不提,此人就是袁世凯。虽然之后袁世凯想要复辟,但在清君退位这件事上,他还是做出了贡献。
袁世凯作为清末朝廷的大臣,手中握着很大权力。而清廷虽然腐败,但也深知袁世凯势力过大。可以说袁世凯在当时的位置非常重要,那么袁世凯就不怕清廷动手?有这三点原因,看完你就了解一些!
北洋大家都知道,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武装力量。而熟悉北洋历史的朋友,也明白北洋新军乃是袁世凯的根基。可以说整个北洋军的军饷,都是由袁世凯在负责。拥有着这么庞大的军事实力,清廷自然忌惮不已,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其实袁世凯也有对策。
第一,既然对方忌惮自己手中的军队,那么自己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军队话语权。清末时期,清政府拿不出钱,而新军训练需要大量军事武器。袁世凯很明白,只要自己掌握着军队,对方就不敢轻易动手。一旦真的把自己逼急了,那么这些军队就成了自己的后路。
第二,朝廷内部也是意见不合,袁世凯就趁机拉拢,有的政敌就花钱收买。这样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减轻自己在朝堂上的压力。不过也有一些铁杆鹰派,袁世凯是没什么办法。后来袁世凯也招揽过一些淮军旧将,他也担心随着慈禧去世,摄政王对他动手,所以才花钱拉拢一些人。
第三,顺水推舟。袁世凯是个极有智慧的人,面对狂风巨浪一昧硬上肯定是不幸的。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顺便不让朝廷那么难堪,最后袁世凯以退为进。朝廷说袁世凯有足疾,你回家养老吧!袁世凯也就顺水推舟,老老实实回到家乡暂避锋芒。
可以说袁世凯的选择是很正确的,之后辛亥革命爆发,朝廷调集北洋新军镇压,但是这些将领不听命令。后来朝廷没办法了,才把袁世凯叫了回来,并且许诺各种好处,军队才开始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