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末年,出现了一件震惊全国的金钱大案——太监倔银案,数百年来众说纷纭,争议不断,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清朝宫廷有一个叫苏德的太监,他不是普通的的太监,他是清太监总管。年轻的时候,他用自己的积蓄买下了一处空院和六间临街的瓦房。
年老的时候,他决定把自己的老房子推掉,盖上新房子。结果,在折掉老房子,挖地基时,苏德有神奇发现——在地基下面发现了一个古老的坛子。打开一看,惊呆了,里面竟然是银子。苏德大喜过望,于是赶紧叫手下人抓紧挖开周边地基,结果很快又挖出了十来个小坛子,里面全部是银子,后来一统计,竟然有一万多两。
苏德于是找了几架马车,悄悄地把银子运走。结果在运银子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他突然得来“横财”的事竟然通过小道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弄得苏德名声大震。
结果引得清朝官员的注目,他们都想从苏德的“横财”中分一杯羹,于是纷纷前往苏德家“拜访”,结果苏德自然不能松这个口子,随便给他们钱财。而没有捞到好处的这些官员开始“报复”。
他们就起草上书慈禧太后,说苏德家挖出白银七大箱,还有金子一大水缸。甚至还有人说苏德家挖出了银库,白银总数超过了10万两。于是,就这样,太监倔银案轰动一时。
要知道,这件事第一是掘银,而且数量巨大。第二是太监,身份十分特殊。第三是总管,太监职务较高。
苏德听说后吓坏了,他知道纸包不住火,这件事是没办法自由平息了,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进宫主动向慈禧太后汇报,目的是:叙实情、表忠心、辨是非。并信誓旦旦地表示,这些无意得来的“横财”定当如实上缴国库,为了国家财政收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慈禧太后对苏德的“表白”很满意,为了“明察秋毫”,她就派自己的亲信——京城步军统领荣禄去彻查此事。
荣禄到苏德家仔细查看后,递交了所有白银的清单:95斤碎银一袋,127斤小元宝;四袋89斤方锭银子,小圆锭共77斤……一共是16592两。
同时,那里银子都是乾隆年前的元宝,和现在的银子显然是有区别的,结果是:苏德没有贪污之举。
慈禧太后听闻汇报后,对苏德不贪不敛行为大为赞赏,不但赏赐给他白银二千两,而且还赐其金花红绸,以资鼓励。可以苏德因祸得福,名利双收。
不但没治苏德的罪,反而赏赐他两千两银子。而其它的银子如何处置呢?
当时北京城风好处于大旱时期,庄稼粮食颗粒无收,京城郊外有很多灾民。慈禧太后于是接收到了苏德的“捐赠”,并且这些些银子用来赈济灾民了。可以说,慈禧太后这次为百姓做了一件大实事。
当然,也有人说这些银两并没有用于赈灾,而是流入了慈禧太后的私人腰包,而朝中一些重要官员也从中分得“红利”。当然,个中真伪如何现在已不得而知,或许成了永远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