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天后宫共制巨型“米龟”祈福重达5.68万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95
导读

在泉州天后宫里,由澎湖师傅和泉州师傅携手制作的巨型“米龟”即将制作完成,将用于庚子鼠年祈福活动,继续演绎海峡两岸共同的“乞龟”民俗。 据悉,“米龟”制成后将开放给民众观赏,鼠年元宵期间,泉州与澎湖两…

1月2日,福建泉州天后宫内,重达5.86万斤的庚子鼠年祈福“米龟”即将制作完成。 柯宁 摄

中新网泉州1月2日电 (孙虹 柯宁)“‘米龟’越来越大,寓意着泉州与澎湖乃至台湾地区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关系越来越密切。”福建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管理处副主任黄泽阳2日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

在泉州天后宫里,由澎湖师傅和泉州师傅携手制作的巨型“米龟”即将制作完成,将用于庚子鼠年祈福活动,继续演绎海峡两岸共同的“乞龟”民俗。

两岸师傅携手将一包包“平安米”堆砌成玳瑁形状。 柯宁 摄

一包包“平安米”被两岸师傅堆砌成玳瑁形状,整个制作过程历时3天。现场,工作人员还在布置灯光、平安桥、“水果龙”等。据了解,鼠年的“米龟”重达5.68万斤,重量创下历史新高。

澎湖先民有75%来自泉州,“乞龟”是澎湖乃至台湾最具特色的元宵民俗活动之一。“乞龟”习俗200多年前从泉州传到澎湖,并发扬光大。2007年起,泉州天后宫与澎湖天后宫携手合制“米龟”,为两岸民众祈福。随着2019年泉澎两地天后宫实现第二次“直航会香”,两地间的交流互动也愈加紧密。

黄泽阳表示,“乞龟”活动已成为泉台两地携手举办的一项传统闹元宵活动,是泉澎两地交流的真实写照,将一直延续下去。

为了“乞龟”活动的顺利举行,澎湖天后宫委员黄如德每年都会频繁往返两岸。他表示,两岸师傅共制“米龟”,两岸民众共摸“米龟”祈福,已成为联系泉澎两地的重要纽带之一,也象征着两岸血浓于水,同根、同源、同文化的亲密关系。

据悉,“米龟”制成后将开放给民众观赏,鼠年元宵期间,泉州与澎湖两地还将举行“乞龟”民俗活动,并共同为“米龟”点睛。届时民众可以“摸龟”祈福、猜灯谜。此外,用于制作“米龟”的“平安米”将在活动结束后,分发给困难民众及公益机构。(完)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