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高二的孩子回家从不和家长交流,家长该怎么办?一线老师有话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5
导读

17岁的孩子进入高二阶段,回家不和家长交流,家长问什么问题都是爱理不理的态度,这种情况应该就是孩子进入“叛逆期”的综合征。如果家长经常进行这样的换位思考,家长有什么事情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在家中有一种存在…

“高二的孩子回家从不和家长交流,家长该怎么办?家长面对叛逆期的孩子,该如何交流?”有人问。

17岁的孩子进入高二阶段,回家不和家长交流,家长问什么问题都是爱理不理的态度,这种情况应该就是孩子进入“叛逆期”的综合征。童年时期的孩子可以很听话,那么青春期(或者叫叛逆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独立想法,家长想要继续让孩子充当“提线木偶”估计是不太现实的。

与叛逆期的孩子交流,我觉得家长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作为一线教师我有以下一些话要说:

第一个方面,家长与其想着控制孩子,不如改变自己

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庸,但是总有一些家长把孩子当作一种“附属品”。孩子进入青春期,逐渐拥有了独立的人格,家长对待叛逆期的孩子就不应该用对待孩子上一二年级时候的那种方式。在想法上,家长要尽量尊重孩子的想法,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不要动不动就用“祈使句”,也不要一直唠唠叨叨让孩子心生反感。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不要太过强势,而要把孩子当作一种应该平等对待的个体。

第二个方面,少一些“我以为”,多一些将心比心。

与“叛逆期”的孩子相处,家长要尽量学会换位思考,多一些将心比心,少一些自以为是的“我以为”——“我以为孩子在学习上需要我来提醒,我以为孩子上了高中还是和他小时候一样,我以为我生气了孩子就会很害怕就会收敛,我以为我批评他都是为了他好……”家长的这种“我以为”就是以家长自己为中心,没有考虑家中叛逆期的“小大人”的心理感受,所以孩子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叛逆的行为。

作为家长,想要让孩子把心里话告诉你,你就应该多一些将心比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如果家长经常进行这样的换位思考,家长有什么事情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在家中有一种存在感和获得感,那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就会少很多。

第三个方面,修复亲子关系,营造宽松的氛围,

家长在孩子一回家的时候都是交流学习方面的内容,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未免也太单调了吧?家长想要让自己成为孩子心灵的依托,让孩子有什么话都愿与自己说,最好让孩子自己主动和自己说学习上的事情,平时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少聊学习上的问题,这样就与孩子有一定的共同语言。有些家长往往在问了孩子学习成绩之后立马翻脸,家长的这种反应是很多孩子都不愿意看到的,叛逆期的孩子因此变成“闷葫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处于叛逆期的家长朋友们,你们是怎样与孩子交流的呢?欢迎留言探讨。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