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博主靠神经病撑起了自己的育儿事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62
导读

但光靠监控还是不行,如果孩子出什么意外,家长根本赶不回去,很多人都想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在下午的时候,钟点阿姨想去帮忙照看孩子,隔壁邻居也在问粥悦悦需不需要帮忙。 甚至在晚上,小米给她打电话,说一…

你相信把一个六岁孩子放在家里,然后全家都出去玩这种事儿,是一位母亲做出来的吗?

不用怀疑,这种人还真有。

博主粥悦悦是名漫画师,出了不少绘本书,还收获了一百多万粉丝。

只是后来在生了三个孩子后,她的很多动态都是有关孩子的,几乎快成了育儿博主了。

直到昨天她又发了一条动态,却遭到了全网的嘲讽。

微博内容其实很简单,周末一家人准备去珠海玩儿,出发前一天粥悦悦跟孩子们说,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不然就留在家里。

除了老二之外,另外两个孩子都完成了,于是,6岁的老二小米只能在家待着。

她教了孩子怎么照顾自己,怎么烧水泡粉丝,就在钟点阿姨的帮助下离开了。

注意,这时的小米是一个人在家的。

钟点阿姨做完家务后就走了,小米在客厅里难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在桌子前面学习,中午还自己泡了粉丝。

孩子一个人在家,肯定特别惊恐无助,她还特地打电话给妈妈,说她把粉丝泡了很久,可还是生的。

粥悦悦说自己也担心孩子的情况,但她所谓的担心,付诸行动的只是把监控打开,在外地开着监控,看小米在干什么。

但光靠监控还是不行,如果孩子出什么意外,家长根本赶不回去,很多人都想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在下午的时候,钟点阿姨想去帮忙照看孩子,隔壁邻居也在问粥悦悦需不需要帮忙。

但是粥悦悦的选择很让人迷惑,她都给拒绝了。

甚至在晚上,小米给她打电话,说一个人在家特别害怕,需要有人陪着时,粥悦悦的做法更残忍,她认为家长回去可以,但是小米必须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还得是双倍的。

本来写完作业对孩子来说已经很难了,完成双倍的更是艰难,直到晚上10点多,小米才完成这个任务,粥悦悦就让孩子爸买了票回去陪孩子。

第二天一早,她又让小米必须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才能让爸爸带着跟家人汇合一起玩。

结果如粥悦悦所料,小米紧赶慢赶地完成了。

她洋洋得意地说着,她这招一箭三雕。

小米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不能浪费时间,只有把学习任务都完成了才能这么开心地出来玩,另外两个孩子也知道了母亲的态度,表示一定要好好完成学习任务。

她知道自己的做法哪里不太对,但只认为自己是“ 心狠手辣”,又在结尾感谢了一波,自己变得这么心狠手辣。

粥悦悦作为一个成年人,自然可以到处玩,可是一个6岁大的孩子不行。

6岁的小米,在全家出去玩这天,会经历这辈子最刻骨铭心的恐慌、难过、委屈、不安和痛苦。

一旦发生了意外,拒绝了所有人帮助的粥悦悦要怎么做?

她能从监控室里把手伸出去吗?

退一步讲,即使她把孩子一个人留家里了,起码得找好委托人,帮忙照顾下孩子吧。

但是她没有。

非常建议她研读一下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第十六条规定,如果父母没法履行监护职责,应该委托给代为监护的其他成年人。

《武汉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特殊解释了一下,监护人不能让未满八周岁的孩子,处于无人看护的状态。

粥悦悦连作为监护人最低的要求都没有达到,而且从她以往发的动态中能够看出,恐惧早就深植于孩子们心中。

儿子在桌子上写作业,桌子就摆上戒尺跟番茄钟,粥悦悦还说没打过,就是震慑一下。

她设置了打卡工具,孩子们在学校学习之余,还得在粥悦悦这儿花费时间,有次儿子白天太忙没没打上卡,都是哭着到家的,在她面前啪哒啪哒掉眼泪。

但粥悦悦没有安慰、没有理解,反而拿着戒尺走到孩子身边儿,又定了30分钟时间给孩子打卡,说完不成就挨揍。

在言语之间,她非常享受孩子的恐惧跟紧张。

很多人都说,粥悦悦的这种行为,早就该被剥夺抚养权了。

明明教育孩子有很多更合适的方法,比如不完成作业禁止零食动画片,找更有效的学习方法等等,可她却选择了最让人无法接受的那种。

而且她还挺得意的,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错,甚至孩子们还更加注重学习了。

可是她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

如果家人不是孩子的安全港,反而成为主宰孩子生活,对他们生杀予夺的君王,接下来还想要孩子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可能吗?

人生不只有学业,以后的路太长了,包括社会规则、人生难题、道路抉择,任何一个都能把孩子砸趴下。

父母应该是跟孩子同道的战友,而不是仗着自己是成年人,就任意的使用权威,想教导出唯命是从的“听话孩子”。

当信任感断裂的时候,如果发生什么校园暴力、猥亵等事情,孩子仍然学不会向家人求助,等到那时,一切都晚了。

中国式的亲情教育有时让人绝望,有网友说过这么一句话:

“当你跟上一辈人掏心掏肺辩论时,他们会跟同辈人嗑瓜子喝茶聊天打屁,等你说完了就是:都是为了你好。”

一切都可以归结到为你好这三个字儿上,所以任何危险都可以忽略。

在最新一期的奇葩说上,辩题是,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跟以往不同的地方在于,这次场下的100名观众里有50名父母,他们都是由90后观众带来的。

在整个辩论过程中,你会发现很有趣的事情,父母观众团始终坚持正方观点 ——哪怕维持表面和谐也要等到高考后离婚,票数从来没有低过46票。

在辩论过程中,反方胡老师的表现非常好。

她拿自己班上的学生举例子,孩子最怕的不是家长离婚不离婚,而是父母整日争吵不断。

在她教的班里,有学生家长吵架把孩子作业都撕了的 ,有父母打架打到老师办公室的。

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只要家庭出了问题,孩子一定能感觉的到,父母以为能够装下去,不过是自欺欺人。

如果高考之后再离婚,只是父母以孩子为借口,让三个人都陷入折磨罢了。

这场辩论带来的反思,就是两代人的沟通问题,如果两代人能正常沟通那问题就很好解决,但是从来没有这种时候。

有网友是这么评论的:这场辩论看得人很绝望。

“心平气和地交流真的行不通了,但是又不想争吵,伤感情又伤身体。我妹说,你以为吵架有用,我爸最大的一次让步是我气急试图跟他互殴,他失手用ipad砸伤了我额头,心怀愧疚才达成的…… so sad,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如此固执的一代人。”

父母似乎永远都无法理解孩子的想法,认为自己的选择就是对的,一切标准都是为了孩子。

就像是场中的那50名父母,一直坚持正方观点:哪怕决意离婚,也要等到孩子高考后,也许图的是为孩子好,另一方面图的是为了自己心安。

事实上,父母这边儿已经有不少人被感动了,有位阿姨在听完胡老师辩论后,留着眼泪……摁给了正方。

固执的父母们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就像一位场外选手所说:铁观众。

有位博主总结出了这样的结论:

1.在很多时候,只有年轻人会反思妥协,不要对上一代人抱有什么期待。

2.春节到了,不要作任何试图说服父母亲戚的尝试,那是连最优秀的辩手都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父母们根本不想改变自己的看法,那么无论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

就像粥悦悦一样,明眼人都能看出她的教育方式明显错误,但是人家仍然坚持着,甚至以此为傲。

如果在奇葩说的现场,有更多的粥悦悦式父母,在每个城市每个家庭中,还有更多的粥悦悦式父母。

这是不是太悲哀了呢?

作者:震惊叔|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