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先生助雍正得王位后,因知道太多内幕怕皇帝追杀,为表明心态一直处于半隐,但也必须处于皇帝心腹的监督之下。他先投于田文镜处,田文镜酷吏一枚,在河南治理的时候虽对百姓有一定好处,在官场上却怨声载道,与邬思道也合不来,而且田文镜并不知邬思道真正投于他处的原因,邬思道再呆下去只能暴露了他与皇帝的关系,因此只能草草离开。后投于李卫处。
现在他面对的是皇上,再也不是那个言听计从的四阿哥了,就是皇上没有杀他的意思,但迟早也会毁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况且皇帝要是听信了谗言,他的生死也是瞬息之间的事儿,最关键的是他知道皇帝之前的事情太多了,而且雍正不会给他太多的自由,因为雍正太在乎邬思道的智谋了。这些,都是邬先生随时都可以丧命的定时炸弹。
再看看邬思道府邸十数年,专心做的事情就是琢磨帝王心术,康熙也算是一代圣皇,心智,权谋,城府都不可以常人度之,甚至不可以一般的皇帝度之,一个从未见过皇帝,从未真正接触过皇帝的人,仅仅靠康熙的书,批文,做事就可把康熙脾气秉性,做事目的摸的一清二楚,甚至比雍正做儿子的都清楚,这种人多可怕?
因为皇帝也怕邬思道被老八等人所用,只能在雍正的几个亲信手下当差,明里暗里帮雍正补台。等雍正逐渐集权巩固,邬思道也就彻底没用,皇帝对他只剩下忧心,无论害怕他再牵扯到下一代的争储,还是世上有一个能摸透皇帝所有心思,随时可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都成了必杀之局。所以找到借口,趁雍正还没动手,早早归隐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