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为什么我们看重十二生肖兽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08
导读

圆明园十二兽首本来的面貌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这十二个生肖头下面原本是有身体的,它们坐落于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 许多年来,圆明园兽首被看作是中国文物流失的一个缩影,它们究竟有什么…

前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在流散海外百余年后重回故乡,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其实不止是马首,每一次兽首回归,或出现新的动向,都牵动着中国百姓的心。可圆明园中有那么多文物,为什么偏偏兽首能成为妇孺皆知的一种文物象征,它的特殊之处是哪里呢?

圆明园十二兽首本来的面貌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这十二个生肖头下面原本是有身体的,它们坐落于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海晏」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河,是黄河;晏,为平静。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颂世界和平的吉祥涵义。而此建筑群的精华,就是十二生肖铜像。

十二生肖像并不是单纯地观赏雕塑,而是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原是在扇形水池喷水台南北两岸12石台上的。南岸为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则时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兽首人身,每隔一个时辰,代表该时辰的生肖像,便从口中喷水;正午时分,十二生肖像同时涌射喷泉,时人称为「水力钟」。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兽首被英法联军掠夺后流落四方。鸦片战争后百余年间,因战争、抢掠、盗凿等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多达百万件。在国外所有知名博物馆中,中国藏品共计有160余万件,包括其他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在内,流散在海外的所有中国文物总数在1700万件以上,超过中国本土博物馆与民间的收藏量。

许多年来,圆明园兽首被看作是中国文物流失的一个缩影,它们究竟有什么特别呢?它们创作于乾隆二十四年,清王朝国力强盛,工艺水平处在巅峰,这在兽首上表现得尤为充分。首先,其所用的铜是专门为宫廷所炼制的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与故宫、颐和园的铜鹤等所用相同,颜色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堪称一绝。

其次,它是由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宫廷造办处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表面还以精细的錾工刻划,像上动物绒毛等细微之处皆一凿一凿锻打而成,清晰逼真,鼻、眼、耳等重点部位及鼻上和颈部皱褶皆表现十分细腻,不见一丝马虎,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

第三,十二生肖兽首铜是由中国宫廷匠师制造,而设计者是郎世宁等来自欧洲的艺术家,监修是法国人蒋友仁。因此铜像既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的特点。郎世宁作为清廷十大画家之一,历经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极大地影响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

如今,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马首铜像于2007年被澳门商人何鸿燊购得后捐献国家,前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捐赠仪式;鼠首与兔首由法国皮诺家族无偿捐赠中国,入藏国博;据消息称,龙首在台湾被私人收藏家收藏;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