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八十万禁军教头没几个,回归原著_林冲本事,深得高俅赏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77
导读

理由是禁军人数众多,号称八十万,那么教头在当时亦是多如牛毛,多时达到了4000多人,当然这些数字的来源,笔者悔昔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得来,总之,他们根据这些数字就论断林冲的身份其实就是一般,武艺自然也是一般的。 …

林冲,四大名著《水浒传》中人物之一,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排名第六,上应天雄星,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第二位,把守正西旱寨。林冲是小说着墨最多、渲染刻画细致的人物之一, 因而成为读者最喜欢的水浒人物之一,亦是平日里大家在聊水浒之时讨论最多的人物之一,其中之一便是林冲的身份——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身份到底高低如何?

林冲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有些人认为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其实身份一般,武艺自然一般。理由是禁军人数众多,号称八十万,那么教头在当时亦是多如牛毛,多时达到了4000多人,当然这些数字的来源,笔者悔昔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得来,总之,他们根据这些数字就论断林冲的身份其实就是一般,武艺自然也是一般的。这样观点,笔者委实难以接受,或者说笔者是绝不认同的。为何呢?且听分析道来:

其实,在宋朝,禁军头领确实很多,多则达到了数百人,而非夸张的4000多人。据《宋史志第一百四十五兵六》记载,仅在公元1079年,北宋禁军中就有教头二百七十人。这是历史记载的禁军教头,但我们现在是在讨论林冲,讨论文学中所讲的事实,故而要回归文学,脱离历史,也就是说要回归到《水浒传》书中所设置的背景当中。在《水浒传》书中,作为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禁军教头人数其实并不多的,仅数人而已,在书中有名有姓者不外乎这几人,他们分别是王升(王进父亲)、王进、林冲、徐宁、丘岳、 周昂、王文斌、张教头(林冲岳父、姑且算禁军教头)等共8位。

林冲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另外,书中在讲林冲故事当中,已经确切告知了当时中央禁军教头数量其实就是几人,这也是作者借陆虞侯的口阐述的。陆虞侯为了给高衙内创造占有林娘子的机会,将林冲骗出吃饭,二人谈话内容原文如下:林冲叹了一口气,陆虞候道:“兄长何故叹气?”林冲道:“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陆虞侯道:“如今禁军中虽有几个教头,谁人及得兄长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却受谁的气?”

列位,看明白了吧,陆虞侯话中明确提到“禁军中虽有几个教头”,这个“几”字虽然是个表示不定的数目,但一般而已都是形容少数而已,常认为两个以上,十个以下。所以,书中的情况并非历史上某个特定时候,教头人数多的时候多达几百人,如公元1079年,北宋禁军中就有教头二百七十人。

林冲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换言之,当时,八十万禁军教头仅仅只有数人而已,而林冲在这数人教头当中尤为突出,深得高俅赏识,从中更能突出林冲的身份,以及他的本领高强,其他有名有姓的教头都是难以与林冲相媲美的,包括徐宁、丘岳、周昂、王文斌、张教头 (林冲岳父、姑且算禁军教头)等。“谁人及得兄长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却受谁的气”这话是最好的佐证,有人说这话会不会是陆虞侯奉承林冲的话?林冲自己的本事自己知晓,陆虞侯的这话能够奉承到他,林冲又会如此坦然地接受?在加之后来高俅陷害林冲时的想法:“如此因为他浑家,怎地害他——我寻思起来,若为惜林冲一个人时,须送了我孩儿性命,却怎生是好?”可见林冲确实是本领高强,深得高俅的赏识。

所以我们在看文学人物,小说人物之时,往往有些人喜欢钻牛角,或者说不合时宜的将历史放进来大讨特讨,殊不知将历史东西纳入到文学中去,这讨论的前提就已经错了,可想而知结论肯定是荒谬的。所以,在谈论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时,别动不动说教头人数多达4000多人,这不符合历史,历史上宋朝禁军教头多达二百七十人而已,再说这与林冲所处的环境也没什么关系。 笔者只能说请看原著,请回归原著再来谈论林冲。(文:悔昔道来)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