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正是孩子小时候的性格塑造对长大后的影响,七岁能够看老暂且不论,但三岁之前对孩子性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凡对育儿知识有所了解的家长,都清楚知道孩子两三岁时正是建立自我意识和世界观的初始,地基打好了,孩子以后自然养不歪,反之亦然。
对此,著名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也特别强调过三岁前的重要性,尤其在“施恩”和“立威”两个方面。
李玫瑾教授认为,中国家长养育孩子就是为了晚年有个牵挂,未必是物质上的养老,但精神上的依赖是必不可少的。想要达成这一目的,就必须要注意对孩子的“立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养出一个白眼儿狼,而“立威”的前提就是“施恩”,接下来我们细细讲解。
“施恩”:3岁之前有恩于子女
要知道,父母对孩子的爱意是天生的,这源于血脉亲情的自发性,在怀胎十月后,父母对孩子的爱意延绵不绝,恨不得将所有美好都奉上,这就是群居性动物的天性,源于对血脉延续的欣喜和期望。可惜的是,孩子对父母的爱意并非天生,也并不是延绵不绝的。
事实上,我身边有不少小伙伴对父母感情冷淡,这就属于前期的“施恩”工作没做好,导致孩子对父母缺乏依恋,也就是所谓的感情纽带。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孩子三岁前,父母最好不要假手他人,养在身边才能促进亲子关系,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感情,只因为这是孩子自我意识萌发、对世界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能给孩子安全感的人,就将成为“雏鸟情节”的受益者。
有了这层施恩后,子女对父母一生都会是感激的,晚年也是如此,只要前期感情地基打得好,将来才能从容面对子女的孝敬和爱意。反之,子女很可能只维持表面的孝顺,而真正被当做亲人的依旧是三岁前照顾自己的人。
“立威”:3岁之后立威于孩子
当然,如果一味施恩,不考虑立威的话,父母是有极大可能宠坏孩子,只因为施恩过多容易导致得寸进尺,这时候,立威的必要性就来了。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本身就位于制高点上,而两岁左右的孩子则处于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这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纠正孩子的行为,不要放任自流,以免孩子太过人性,过分自我。这样父母晚年才会获得尊重。
-----------------------
关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学备孕、孕期护理、胎儿发育、产后护理,宝宝发育,时尚教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此外,还有我们的特邀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育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