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好物推荐_为什么一级文物的诞生,起因竟是一场跨越百年的追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71
导读

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本由“红楼梦第一铁粉”清末画家孙温所作的红楼梦全集画册 多亏了孙温的画,才让200多年前的《红楼梦》故事跃然纸上,有声有色。 画家孙温把这些院落景致都画了出来。 而…

我想问一下:大家看过《红楼梦》吗?

好多人对《红楼梦》最深的印象,来自那部87版《红楼梦》。

没看过原著的的小伙伴会问,《红楼梦》到底写了什么?

我认为它是:

一部把爱情写到极致的传世经典;

一部把人生写到透彻的慷慨挽歌 ;

一部把思想写到飞跃的恢宏巨作。

作为古代四大名著,它是每个中国知识分子一生中必须要接触的著作。

甚至《大英百科》都评价:《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

开国领袖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经常向人推荐看《红楼梦》。

他说过:中国有三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不看完这三本书,不算是中国人。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原著,我建议你抽时间一定要看看。

但是,说实话吧,真的有点难坚持看完……

将近100万字的宏篇巨著,比新华大字典还厚,书里一共几千个人物,120个章回。

打开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还没看就头疼,要是有配图就好了。

(不光字多,大部分还是半文言)

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本由“红楼梦第一铁粉”清末画家孙温所作的红楼梦全集画册

——《梦影红楼》。

画家孙温生于清末,比曹雪芹小100多岁。

他本人既是红楼梦的铁粉,又是一位画工高超的“大触”。

凭借自己精湛的画功和对红楼梦的喜爱,耗时36年,穷尽一生心血,为《红楼梦》配图。

(原著120回,画家几乎一章一图,画不尽书中故事)

在画中大观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亭台楼阁,几百位人物关系,尽数展示在眼前。

多亏了孙温的画,才让200多年前的《红楼梦》故事跃然纸上,有声有色。

画家孙温画的有多认真?

我给大家展示一下,可以说惊艳到我了!

原著第27回中,“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只看画面,好像和标题没有任何关系。

题目里的:杨妃=薛宝钗戏蝶,飞燕=林黛玉葬花,可她们都在哪儿呢?

仔细看,在画远处,宝黛二人动作生动传神,遥相呼应。

正对了回目的对仗工整,让人不禁大呼:妙哉!

(左边是宝钗戏蝶,右边是黛玉葬花)

这种细心讲故事的画法,也只有真正爱原著的画家才能做到了!

画面好看是其次,关键是画中的故事。

比如在第七回周瑞送宫花的那副画里。

孙温把周瑞家(画面中蓝衣妇女)送宫花的顺序明确展示了出来。

(从1到5,同一个人出现在不同的场景)

小时候看红楼梦,对美丽的大观园无比向往。

每一个贵族小姐住的房子都有个美丽的名字。

比如,林黛玉住潇湘馆,贾宝玉住怡红院,探春住秋爽斋,宝钗住蘅芜苑。

可是,那些房子长什么样呢?

画家孙温把这些院落景致都画了出来。

比如,怡红院外的芭蕉,芦雪庵的大片芦苇,蘅芜苑门前的插天巨石,潇湘馆内的湘妃翠竹。

林黛玉雅号“潇湘妃子”,就来自她潇湘馆外的湘妃竹。

而孙温对潇湘馆的喜爱,从细节就能看出,每一片叶子都画的清清楚楚。

孙温甚至还根据书里描写的季节,画出了想象中秋天潇湘馆的样子。

真是极致浪漫又有趣。

这本书还可以说是一本研究清朝民俗的百科全书。

画册里清晰的展示了清朝的亭台楼阁、舟车轿舆、家具陈设,文化习俗。

想要了解情清朝的真实生活环境,看它,胜过刷一百遍《甄嬛传》。

(画中的陈设,字画,古董,家具都绘制精美)

而且画面中的人物微表情,服饰褶子,胡须,头发都清晰可见。

连服饰的花纹、帷幔的花色都不一样。

(画中贾母,贵妇,太监的表情各不相同)

原书是国家一级文物(原名《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收藏在旅顺博物馆。

自1959年收藏,尘封60余年,直到2004年才公布于世。

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原画册会是国家一级文物了。

*五星出东方”锦护膊、长信宫灯,金缕玉衣都是国家一级文物。

来自国家一级文物《红楼梦》最全画册

【梦影红楼】画册

原价298元

粉丝特价218元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说:

《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

鲁迅、张爱玲、胡适、俞平伯、白先勇……数不清的文人、学者都为其打call。

甚至诞生了一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红学。

而晚清以来,被公认为“《红楼》第一铁粉”就是孙温。

《红楼梦》10年完稿,孙温画了36年,比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耗费的心血,还多三四倍。

可惜的是,岁月无情,历史没有留下这位画家人生经历的只言片语。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称其是“活脱脱一部晚清《长物志》”。

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说“《梦影红楼》场景华丽而宏大,构图精致而多变,人物丰富而有趣,加深了原著带给读者的感动”。

一周汝昌称其“工细数倍于一般常见的上品红楼画,令人赏玩不置,堪称珍品”。

曹雪芹自己估计也没想到,后人对《红楼梦》痴迷和爱慕,已上升到花费一生心血的地步。

曹公如果看到自己的著作受世人珍爱,一定倍感欣慰。

来自国家一级文物《红楼梦》最全画册

【梦影红楼】画册

原价298元

粉丝特价218元

不瞒大家,我最开始看《红楼梦》是在小学。

当年爸妈照着“中小学必读书目”给我买了四大名著,个个厚的吓人。

第一次看到这本和砖头一样厚的书,我最初是拒绝的。

可是小时候没有电脑,更没有晋江&起点,只能看它了。

然后,就再也停不下来。

(陪了我十几年、早就被翻烂的红楼梦)

《红楼梦》精彩的故事,异彩纷呈的人物关系,还有被家长阻碍的“金玉良缘”如何发展,都成了我看下去的动力。

(我还喜欢书在里勾勾画画)

当我收到这本《梦影红楼》的时候,又找回了当年窝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熬夜看书的感觉。

《红楼梦》的故事一下子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

比如《红楼梦》第一回,一块补天石被女娲抛弃在青埂峰,吸收天气日月灵气,后来又被一僧一道携了投胎下凡做人。

投胎到贾府,衔玉而生,起名为“贾宝玉”。

(画中和尚拿的石头就是未来的通灵宝玉)

还有元妃省亲坐着楼船,路过的“蓼汀花溆”。

这一幕还被10版《红楼梦》做布景参考。

书里最美的场景之一“史湘云醉卧芍药圃图”,也被画家画了出来。

画面左上角的史湘云睡在芍药花圃中,衣服上都是芍药的花瓣,花瓣映衬着衣服,迷迷糊糊还念着酒令。

宝玉、黛玉等一众人悄悄围在她身后偷看。

比如,书里最热闹的场景之一“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

一群富家千金像现代女孩一样,聚在亭子里玩起了自助烧烤,继狂放又可爱。

把大观园的寒冬肃日熏得活色生香。

(从画里能看到各人的举止,性格各不相同)

细读文字,你会发现《红楼梦》本就是一幅名画。

在“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中,贾母出门赏雪,看到远处身穿大红猩猩毡的宝玉和凫厣裘的薛宝琴。

称赞雪中的两个人“像画里的一样。”

这一幕,在87版《红楼梦》里也被导演王扶林完美还原。

这些细节在画册有很多,让我看得停不下来。

就像在微缩版卫星地图里找细节,步步都有故事,处处都是美景。

来自国家一级文物《红楼梦》最全画册

【梦影红楼】画册

原价298元

粉丝特价218元

《红楼梦影》的设计者是知名书籍设计师潘焰荣。由他设计的书曾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

这一次,由他设计的《梦影红楼》,一样足够美!

就在昨天,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公布:《红楼梦影》获得了2019年“最美的书”。

“最美的书”何美之有?

翻开这本“最美的书”,我们能在方寸中感受设计师的巧思,于毫厘上触摸非凡者的匠心。

画册的正面用淡淡的“青色”。

这种“青”是宋代青瓷的“青”,不喧闹,不张扬,富有韵味,用在《红楼梦》上更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中间是“大观园”线描图,用德国进口铜板压凹,勾勒细致,立体感十足,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亭一台,都若在眼前。

如果你拿起放大镜,甚至可以看到园林建筑匾额上的“大观园”三字。

“窗花”及“书名”用粉色,有温度又很靓丽, 恰如一抹唇色。

“梦影红楼”四个字分布在“窗花”的四角,干干净净,让整体的设计更加雅致。

封底采用粉红色布面,没有哪种颜色能比粉色更能代表大观园里少女的青春。

布质细腻而柔软,你拿在手里能感觉到它的温度。

内页“一图一文”次第展开。

文字解说繁体竖排,并借鉴古书中朱丝栏的形式,使整体的设计在时尚中不失古韵。

画册装帧采用经折装。

经折装是出现在中国唐代的一种装帧形式,典雅庄重,可以将画面全部展开并呈现,一览无遗。

全书共 256 页,其中 128 个长页,全部由印厂师傅纯手工粘连,起来全长7万多厘米。

随书还附赠一幅大观园全景图和2张《梦影红楼》贴纸。

庄重又不失童趣,好看又好玩。

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梦影红楼】画册

原价298元

粉丝特价218元

点“在看”,梦回大观园!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