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毁原因查明,俄苏57事故调查有进展,一项重要工作还是不到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8
导读

这并非戈尔什科夫首次遭遇险情:2012年,他驾驶的一架苏-30战机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坠毁,自己成功弹射生还。苏-57量产型的第一架竟然因为飞行控制系统故障坠毁,这暴露出俄罗斯空天军整个试飞体系都有全面性问题…

据俄罗斯媒体12月26日报道称,俄罗斯调查人员初步还原了24日第五代战机苏-57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失事的场景,并初步查明坠毁原因。试飞员阿列克谢·戈尔什科夫驾驶的苏-57当时正在完成交接测试,并应当降落在起飞的泽姆吉机场。但当戈尔什科夫在既定路线上飞到万米高空时,突然报告战机失去控制开始旋转。接到弹射指令后,飞行员跳伞逃生,飞机于当地时间11点15分坠落到无人区起火。

首先,苏-57坠毁不是因为飞行员的原因。驾驶员戈尔什科夫为二级试飞员,飞行总时长超过1700小时,其中,驾驶苏-57飞行1小时11分钟。这并非戈尔什科夫首次遭遇险情:2012年,他驾驶的一架苏-30战机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坠毁,自己成功弹射生还。调查人员透露,苏-57在坠毁前自动急剧地螺旋式下降,可能的原因是控制系统失灵。这架苏-57本应成为交付俄军的首架量产型第五代战机,原计划年底前供应部队。原计划2028年前应接装76架该型战机。俄国防部认为坠毁事故不会影响到量产和装备进程。

尽管如此,第一架量产机,本应该是经过最为精心打造的苏-57,却在即将正式验收完成服役的当口坠毁了,不能不说让俄罗斯空天军大大折损了颜面,同时也暴露出苏-57虽然制作了多架试验机、进行了多年试验飞行,相关过程甚至还拍成了记录片满世界播放,但很可能苏-57的试飞工作还是不到位的。试飞的时间不足,或者说试飞的项目不够完备,而且作为俄罗斯第一种第五代战机,它本应该有大量过去没有的新试飞项目。

飞机的试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技术性的验证机,核心是要解决一些关键的技术,包括气动、雷达、发动机、材料等等,属于对分项技术的验证,必须通过飞行做各种各样的验证,使得技术可以达到成熟和可用的标准。

还有一种是型号的定型试飞,就不是解决个别关键技术了,此时的飞机各个系统已经集成在一起,需要通过飞行试验检验各个系统是不是达标,这其中首当其冲的肯定是气动性能,包括飞行性能、飞行品质,当然这中间还要结合飞行控制系统在里头。苏-57量产型的第一架竟然因为飞行控制系统故障坠毁,这暴露出俄罗斯空天军整个试飞体系都有全面性问题。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