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读书人奉为万世师表,《史记》作者司马迁也感叹他“可谓至圣”,可见他学问通达。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曾经周游列国十几年,可始终没得到重用,这是为什么?是列国诸侯都没有眼光吗?其实答案很简单,甚至不需要我们去总结,因为在《史记》中,就有一个人评价过孔子,这个评价,也许正是我们需要的答案。
孔子是何许人也?他是想要完成大一统的人,君是指天子,臣指诸侯,这是想让诸侯又去尽心侍奉周室。但是齐景公没有听出话外之音。晏子何许人也?三朝老臣,道行堪比九尾天狐,他一听说孔子这句话,就知道孔子想要干嘛,不过他是积年的人精,不会明言,连南蛮楚子都敢去问鼎,各国诸侯就没这种野心?于是他攻击克己复礼,从根本上击垮敌人,其他言论自然不攻自破,尤其抓住儒家推崇厚葬,认为这是破家亡国的引子。
从来也没有任何一个君王,用过孔子儒家的理论治理或者管理过国家。儒家思想,孔子理论,只是宣传工具或者是愚昧民众的一个工具而已。可以研究研究,那些昏君不谈,就是明君圣君,如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康熙,……所有的明君,圣君,您看看他们的文韬武略或者文治武功,到底哪里有过使用孔子儒家的思想。
孔子的伟大无需我再多做证明,如果晏婴好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英雄(当时的齐国),孔子则是世人公认的伟人圣人,不是一个境界的人,当然是孔子的胸襟更宽阔。 但是晏婴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是不容置疑的,他的政治外交等智慧谋略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他们的主张也是“道不同,不相与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