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中旬,却被母亲追着屁股打,这本是一件很窘迫的事情,却被他称为幸福。
前几天一个暖心的视频在网上火了:
一位来自重庆的杜先生今年46岁了,在吃饭的间隙,却被86岁的母亲拿着筷子拍打着,但他非但没有恼怒,反而笑得像个孩子一样。
身边的人问他,怎么被打还笑?他说:“这个年龄还能被妈打,难道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么?”
经过了解,这位年迈的老母亲,患有多种疾病,喝水都需要人帮忙,住院治疗无效,杜先生心疼的把老母亲接回家,当起了全职保姆。
杜先生为了让母亲的病情好转,绞尽了脑汁!
有一天他早上带母亲出来遛弯,折了一根树枝给母亲。母亲拿着树枝,似乎想起了小时候管教儿子的情节,拿着树枝打了儿子几下,还念念碎碎的说着杜先生二十的儿时的事情。
他大受启发,把头伸过去,让母亲打。
从那以后母亲便每天拿着小棍子打他,他假装喊疼,母亲便会开心地笑。
虽然是假装喊疼,可刚开始的时候是真的疼!因为母亲最初掌握不好力道,打在头上总会起一个包。
但慢慢的,母亲便掌握了力道,不会再用力敲打,而是轻轻地碰他。
这就是母亲,无论日月如何轮回,无论病情如何发展,她的爱,始终没有减退过。
这就是母亲,哪怕精神恍惚了,哪怕你站在她面前他认不出你,但她,永远没忘记心疼你。
可幸的是,这位母亲恢复了很多,意识比较清楚了,也能认清他是谁。这世上,有的病真的唯有爱才能治愈。
年纪越大越能体会杜先生说的那句话,人到中年,还能被妈打,是一件幸福的事。
是呀,有母亲疼爱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
前段时间,被一段107岁妈妈给84岁女儿捎糖吃的视频感动了。
这位妈妈去参加婚宴,顺手拿了喜糖回家给女儿吃。
女儿接过糖,脸上笑开了花。
在小时候很平常的一件事,但是当妈妈老了、孩子也老了,这一幕却让人泪目。
在妈妈心里,无论我们多大,永远是那个长不大又爱吃糖的孩子啊。
长大后,谁也不会再馋那颗糖了,可是有多少人这一生,都在思念着给我们糖吃的妈妈?
趁妈妈还在,要好好珍惜那个用一生一世在爱我们的人。
因为我们,永远想像不到,母爱到底有多深。那个曾经连瓶盖都拧不开的姑娘,为了照顾你,她变得“无所不能”。
“女性本弱为母则刚”,只因为爱你所以事情再难她都能学,困难再大她都能解决。
还记得《我不是药神》中,单亲妈妈思慧正是因为深深地爱着患白血病的女儿,活成一个战士。
面对需要靠药物终身治疗的女儿和天价药,她只能选择让灵魂低到尘埃里,不得已委身风尘,靠在酒吧跳钢管舞,为女儿挣救命钱。
她身上所呈现的妈妈光辉,感动了所有人。一个单亲妈妈的不易,让人肃然起敬。
孩子是柔弱的茧,亦是坚硬的壳,能把一个女人塑造成钢铁侠。
日子再难熬,女儿的那一声妈,就是她挺下去的力量,是黑夜里那道微弱的光。
我们给了孩子生命,孩子给了我们希望。
亲情,既是柔软的牵挂,亦是坚硬的铠甲。足以支撑着让人熬过寒冬,迎来春天。
母亲深挚的爱,无时无刻不在浸润着儿女们,毫无保留,毫无怨言,因为不求回报,也难以还清。
假如爱真的有长度,儿女对母亲的爱,比起母亲对儿女来说,究竟相差几许?
一位知乎网友的话特别有共鸣:
最能衡量母爱的,并不是发生某件事时,妈妈做了什么决定。
而是在我们绵延不息的一生当中,妈妈的爱一直都在,无论孩子10岁、30岁、50岁,还是70岁、90岁……
最能衡量母爱的,并不是发生某件事时,妈妈做了什么决定。
而是在我们绵延不息的一生当中,妈妈的爱一直都在,无论孩子10岁、30岁、50岁,还是70岁、90岁……
这就是妈妈,爱孩子,早已成为她们的一种本能,深深地刻进了骨子里,一直到老。
小时候,我们会讨厌妈妈的唠叨,讨厌她一次次地叮嘱,天冷了要穿秋裤,讨厌她给自己定的规矩,每周固定给家里打一次电话。
当妈后,我们才终于理解了妈妈的担心和害怕,也终于懂得了母亲的牵挂和思念。
我们也终于成为了那个不被孩子理解的妈妈。
父母与子女,是一场盛大的遇见,更是一场爱和生命的轮回。
好好爱你的孩子,当有一天,她长大了,愿每一个回忆的瞬间,浸润的都是满满的母爱。
好好爱你的妈妈,趁她还未老去,就像曾经她陪着你长大那样,陪她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