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最为经典的小说之一,其中很多的情节都是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的这一经典至情节今认识在很多三国迷脑中浮现。不过还是有很多的人对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细节并不是很了解。 大家只知道刘备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了孤,殊不知其实刘备在托孤之时并不只有诸葛亮。其实当时还有很多人,其中有一人便是李严。
李严的才能
不过后来的李严却是遭到诸葛亮的针对,最后被废掉。李严这个人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不过李严虽说名气不高,但是真的很有才能。李严原先的时候是在刘璋手底下任职,不过那时候的他并不受刘璋的重用,所以只能当个小小县令。后来李严决定投靠刘备,寻求更好的机会。 在投靠刘备后的李严终于还是混的有声有色,投靠刘备后,李严被刘备任命为了太守,帮助刘备治理朝政,并且李严做的也是有声有色的,受到了诸葛亮多次夸奖,同时李严在他任职期间还与法正,刘巴等一一同完善了蜀国的法律蜀科。
李严的贡献
因此李严也是蜀国法律制度建立的奠基人之一。李严不仅仅在管理政治上出色,李严同样有一身好本领,曾与黄忠大战几十回合依旧不落下风。 李严更是凭借自己一人,自己统领这几千兵马然后平定了马泰,高数等人领导的数万人的贼乱。这也让李严名声大振,诸葛亮也是很赏识他,按理说,李严在刘备托孤后,应该和诸葛亮一同治理蜀国才对,为何诸葛亮要针对他呢?
暴露本性
原来,在刘备死后, 李严的本性开始暴露,他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精明能干,在刘禅当上国君后,李严开始变得很膨胀,在听从命令,很多时候都是个人擅作主张,不与大臣们商讨,虽然诸葛亮多次提醒并警告他,他依旧没有丝毫的改善,这也是让诸葛亮很是失望。
小结
后来在第一次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李严因为任性谎报了军情,导致蜀军的粮草紧缺,最后不得不班师回朝,要知道当时的蜀军一直是处于连胜当中。这一情况也是让诸葛亮很是愤怒,最终一气之下废掉了李严。 李严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跟他狂妄自大的性格是脱不了干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