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岛岛璐。
前两天,油腻的中年油田杨烁,又又又双叒叕上热搜了。
不过这一次,不是因为他在影视剧中油腻的表现,
而是因为他在《爸爸去哪儿》中,对儿子的态度。
不知道大家都看了没有,岛岛我是全程追到尾,
一路看过来,我只想说,
杨烁在节目中的表现,让人窒息。
就连上一季出了名凶孩子的陈小春,都忍不住感慨:
“他好像太凶了吧......”
“真的好像军训”
微博上流传的仅仅是10分钟的和儿子相处的片段,
网友们都早已忍不住站出来疯狂吐槽:
“最讨厌这样的爸爸,严厉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变态!”
“男孩子也不能这样吧,冷嘲热讽对待一个七岁的孩子......”
“孩子都要被他吓死了,什么爸爸?还一堆歪理!”
到底有多可怕?
不着急,咱们一件一件来看。
01
节目一开始,几对父母带着孩子到达目的地,
杨烁和他七岁的儿子杨雨辰也一同登场。
在从车上走下来的时候,因为没有和他走同一个方向,
杨烁就凶巴巴地命令孩子过去重新走一遍。
孩子第一次面对镜头,加上爸爸一开场就劈头盖脸的训示,
有点手足无措。
接下来,还是在通往村里的路上,杨烁嫌弃儿子的走路姿势有点内八,
又忍不住了,对着儿子又是一顿狂吼。
让孩子跑回去,脚尖向前再走一遍。
吓人么?
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的爸爸。
只看这开头一截片段,我就能猜到,
雨辰宝宝,在家里有多受委屈了。
接着,到了《爸爸去哪儿》惯有的选房子环节。
看过前几季的姐妹们都知道,选房子这个事儿,
房子的好坏有时候纯属是靠运气。
节目里,杨烁想选1号房,杨雨辰要选5号,
杨烁问:“你为什么选5号?”
这时候,杨雨辰因为认识了新的小伙伴,笑得十分灿烂,
他抬头告诉说:“因为5号是我的幸运数字。”
杨烁呢?双手插兜,紧接着就是一句:
“那5号不是我的幸运数字啊。”
雨辰宝宝听完后,笑容瞬间就消失了。
节目组为了缓解尴尬,把杨烁的这种行为,称为“调皮的爸爸”,
可实际上呢?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是调不调皮的问题,
这是一个完全不知道尊重孩子表达权的爹。
看看节目一开场杨烁都干了点什么吧,
没有安慰一个7岁孩子面对镜头害怕;
没有安抚孩子到一个陌生环境的胆怯,
反而不断地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
从车头走出来固然有点危险,但是有必要让孩子再走一遍么?
还有内八,这种小事完全可以耐心地跟孩子沟通,
你有必要揪着这么点事大喊大叫么?
生活是军训么?随时随地立正齐步走???
我真的看到快窒息了,
但是一切才刚刚开始。
02
经过上面这些“挫折”,都还没到住的地方,
开始笑得像小天使的杨雨辰,已经变得有些怯生生了。
上面也说了,一开始杨烁想选的是1号房,
但杨雨辰选了5号(因为是幸运数字)
公布房子后发现,1号房的环境非常好,而5号房又远又高。
看到这里,我就猜到,杨烁又要开始作妖了。
一般选到了不好的房子,
作为父亲都会去安慰孩子对不对?
教他们学会承担后果之类的对不对?
杨烁呢?
完!全!相!反!
杨雨辰还什么都没说,杨烁反而一路都在抱怨,
一会指着1号房说:“这个是不是我要选的?”
一会又挖苦杨雨辰,
“你不是5是你的幸运数字吗?”
“你要选五号,棒棒的。”
一路上也不管杨雨辰能不能跟上,只管往前走。
海拔几千米的高原上,杨雨辰走的很吃力,
隔着麦都能听到他的喘气声。
过了一会杨烁扭过头来又在催,
“你能不能快点?”
“不能我让你跑到村口再回来。”
这是什么?
恐吓么?
几千米的海拔啊,普通的成年人都不见得吃得消,
你让一个小孩子能随随便便就适应环境了?
还有选房子的事儿,既然你说了听儿子的,
那就请一起承担到底,
一看到房子差就絮絮叨叨地碎碎念,把责任都往孩子身上推,
生怕自己住的差了不舒服,
就这种心胸,你还算是个男人么?
终于,两个人赶到5号房了,父子俩相互平静了一会儿,
但是,杨烁又开始搞事,问孩子:“下次你选几号?”
小雨辰害怕了,他怕自己再选5号会惹爸爸生气,
几乎是带着哭腔地选择了1号,
看到这次孩子学乖了,听话了,这当爸的总该满意了吧?
可杨烁是怎么回应孩子的呢?
他戳着一根手指头,冷笑着对雨辰说:
“下次一号最远。”
???
你tm到底是什么意思?听你的也不是,不听你的也不是?
你到底想要孩子怎么回答?
我看,杨烁根本不是在教育孩子要听话,也不是要让孩子长记性,
他根本就是在拿孩子“ 犯下的错”, 不断地吓唬、恶心孩子,
以树立自己的权威。
熟悉么?
这种大男子主义的“打压式”教育。
03
不知道大家是如何,岛岛我是对杨烁式的“严厉爸爸”深有感触。
因为我爸,在家里就是这样一种角色。
一旦我爸开口让我做什么事,我的恐惧神经,就开始跳动。
因为我知道,这件事,不管我做好做不好,
等着我的都是一句句挑刺和打击。
8岁帮忙贴对子,我站在高高椅子上我晃晃悠悠站不稳,
我爸会突然大骂,“笨死了!连对子都贴不好?!”
9岁冬天穿的少,在雪地里缩着脖子等他回家,
我爸上来对着我的背就是一大巴掌,“没骨气,给我站直了!”
因为害怕挨骂,我常常连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
都能畏手畏脚地 弄的乱七八糟,从而换来更大的一顿吆喝。
因为有过切身的体验,
所以看《爸爸去哪儿》的这些片段,
我真的忍不住为小雨辰掉眼泪。
我真的太懂从小被打压孩子的痛了。
去年,湖南台的《少年说》节目里面有个女孩,让我记忆深刻。
成绩优异的女孩,在她的世界里,有一个永远跨不过的目标:
别人家的孩子。
她在天台上向母亲呐喊:“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
她希望母亲能看到她的努力,肯定她,或者是夸夸她。
而这位母亲却觉得,
不打击,你就会有点飘。
然后女孩站在天台上,神色瞬间就黯然了。
还有前一阵,那个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的北大毕业留学生。
他那长达一万五千字的长信中,细数了父母带给自己的伤痛。
小学时,他在学校被人恶意涂抹破坏了资料袋,他的母亲非但没有安慰,还反过来挖苦他:
“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长大成人后他写信与家人决裂,在信中告诉家人心中的愤懑,
“记住,在世界的一角,
有一个伤痕累累的灵魂在恨着他们的教育者们。”
写在最后
大家都听过那句话吧?
父母都在等儿女的一句感谢,
儿女都在等父母的一句抱歉。
遗憾的是,我们谁也等不来自己想要的结果了。
父母们都以为自己所谓的严厉,是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打击,
才是我们童年最大的挫折和阴影。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希望杨烁通过节目,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希望小雨辰,不必经受这样惶恐不安的童年。
因为,从小被打压的孩子,真的太惨了,
这样的孩子,少一个,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