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安全、文化、生活习惯等题目,在非洲的中国人大部分无法在这块陆地生根,仅仅把这里当作淘金地。
马达加斯加的街景,图片由受访者小宇供应
“又中招了,用手机电筒看诊的医院,抽个血也是摸黑。”10月13日晚上8点多,在非洲尼日利亚的一间社区医院里,湘湘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配上一张黑乎乎的现场照片。同一时间,中国正是凌晨4点,大多数人们还在梦乡里酣睡。
怕父母忧虑,她还特地将朋友圈设置了分组可见。尽管如此,朋友圈发出后,湘湘或是蒙受了来自朋友或客户的信息“轰炸”,有关切问候的,有好奇迷惑的,有显露惊惶的,最多的一句是“一个女孩子在非洲打拼,不等闲啊。”
11月8日,接管时代财经采访时,湘湘回首起来还惊魂不决。来自湖南的湘湘,是一个九零后女生,在尼日利亚做进口服装批发生意。因为突发疟疾去挂急诊,没想到社区医院里连电都没有,全程只能用手机电筒看诊,乃至值班的黑人大夫说没给“白人(对他们而言中国人是白人)”抽过血,怕看不见血管扎错了。
比年来越来越多人去非洲投资、经商,乃至掀起了一股非洲“淘金热”。根据《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8》,当前在非洲的华人已经从1996年的13.6万人发展到当今近200万人,其中不乏像湘湘一样去创业经商的年轻人。
“我不怕凶险,怕创业失败”
这是湘湘第二次感染疟疾,第一次今年年11月,当时她刚从广州到尼日利亚。初来乍到,非洲就给了她一个刺激的“晤面礼”。
“那次一天以内两条腿被咬了五六十个包,我却连蚊子声都没听见。这次更奇怪,没被蚊子咬,突然就爆发了。”
疟疾,是一个在非洲最常见也最致命的疾病。在尼日利亚待了4年的大辉对此深有体会。“来这儿的人十个有九个会中招。我前年第一次抱病的时分还以为是重伤风,在家躺了两天才被朋友拖去医院,大夫说再晚来一天我就叮咛了。以是发病时千万不行拖延,及时就医抽血检测,确诊注射后就能好转。”
大辉是湖北武汉人,也做服装批发生意,跟个体户湘湘不同的是,他家里原来就做外贸生意,在广州新塘有服装工厂,以前主要销往乌克兰。2013年乌克兰局势动乱爆发战争后,大辉才另辟蹊径,到非洲开拓新平台。
除了“凶猛”的疟疾,还有局势不稳带来的威胁。
“在非洲遇到最凶险的事?被人用AK47顶在脑门上掳掠算吗?”在马达加斯加做摩托车贩卖生意的小宇对时代财经记者说出这句话时,颇有些历尽沧桑的感受,尽管他今年才24岁。
“那是我爸爸的经历,十年前在安哥拉,他们一行人的车被当地土匪持枪拦下来,除了随身衣物一切被洗劫一空。”
小宇是安徽人,中专卒业后找了一份汽车补葺的工作,收入很低。不情愿自暴自弃的他2016年到父亲地点的非洲探求机会。马达加斯加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度之一,政局动乱,治安堪忧,但俗语说“富贵险中求”,很多中国人稀饭到当地经商。小宇发掘了当地人稀饭骑摩托车的商机,因而决意创业,做起了摩托车零卖生意。
“当今虽然还没赚到钱,但比起过去做汽修工人,我更稀饭当今的我,在非洲这几年是我发展最快的时光,履历和阅历比起国内的同龄人多得多,这些不是费钱能够买到的。”
不足为奇,湘湘到非洲去也是因为奇迹上遇到了“瓶颈”,但是让她真正决意去非洲的契机却是一个惊险的段子。
英语专业出身的湘湘在外贸行业打滚多年。今年年9月,湘湘在一家贸易公司守候口试,无意间听到一个大叔的段子:他曾在刚果遇上当地的土匪之间火拼,不幸被流弹击中左肩,差点客死异乡,但回国医治疗养2个月后又连续回到非洲。这件事让湘湘感应震撼,她认为非洲必定蕴藏了庞大的商机才值得一片面冒着生命凶险,因而开始动了去非洲创业的念头。
相比爸爸在非洲工作了十几年的小宇,又或是出于贸易考虑到非洲经商的大辉,湘湘的决意做得尤为艰难。因为她是独生女,要去非洲创业,最疼痛的一关,即是压服她的父母。
“我爸妈起先是猛烈否决的,真相惟有我一个女儿,况且是去非洲那么远,但我素来是个有主见的人,决意了就不会等闲转变。只能尽管压服,本人也多留意安全,让他们放心。”
她也不止一次被问这样的题目,一个女生到非洲岂非不怕吗?湘湘的回覆是:“怕,但不是害怕凶险,是害怕创业失败。”
“入乡随俗”的生意经
根据非洲当地的政策,为了保障当地小商贩的生意,不允许中国人单独开店,需要找个内陆的合资人。湘湘的“非洲第一站”选定了尼日利亚,并找了她原来的客户,一个40多岁的尼日利亚人,作为她在非洲的同伴。
经过两个月的筹办,今年年11月,湘湘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州的军方环境趋势开了一个档口,通过国内的合资人供应货源,发货到非洲进行批发贩卖。
在非洲做贸易的商人,时常会根据当地的贩卖环境改行,由于当地商机很多,这种现象很普遍。湘湘会根据当地环境趋势的环境和非洲人的花费习惯调解生意计谋。她从一手服装的批发转做二手服装,因为其成本和定价都比一手服装便宜起码80%,更合乎非洲当地的花费程度和环境趋势需要。
二手服装的生意薄利多销,利润不大,但红利难不是湘湘遇到的最大题目。湘湘对时代财经记者显露,于她而言,在非洲经商,最让她感应困扰的是——人。
非洲人经商的样式,与中国人存在较大差异。“非洲人很‘繁难’,办事模棱两可,固执又不懂变通。譬如在论价的时分,五毛一块的能够磨几个小时,换作在国内,代价谈几次谈不拢可能就算了,不铺张时间。但他们为了几毛钱的事能够跟你撕破脸。”
“但他们的好处是,任职论事,不记仇,可能前一天因为代价谈不拢跟你翻脸了,次日又咧着一口大白牙,笑嘻嘻地跟你谈另一单生意。固然,不破除再次翻脸的可能。”
不过让湘湘“心累”的仅限于有生意往来的客户。她对当地人的印象挺好的,普通环境下他们都阐扬出热心友好的一壁,目生人之间也会互帮互助。她觉得也能够是肤色的原因,“物以稀为贵”,当地人对华人或是很好的。湘湘乃至用“崇拜”来描述当地人对华人的态度。
大辉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作为店主,印度人和泰西人经管非洲工作人员比中国人成功,因为他们比较看重法治,公事公办,而中国人稀饭讲情面,以是在非洲工作人员眼里,中国老板也能够是最“好欺压”的。
关于在马达加斯加的小宇来说,在当地经商,最大的难题首当其冲是沟通题目,因为马达加斯加自力以前是法属殖民地,以说法语和马达加斯加语为主。小宇只能入乡随俗,在通常工作中慢慢学习法语,当今已经能进行通常的简单对话了。
小宇认为普通人对华人或是比较友好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对华人有敌意,认为华人抢走了他们的生意机会。
马达加斯加的摩托车贩卖生意,图片由受访者小宇供应
拥挤、无水电的非洲生活
虽然非洲有丰富的商机,但在异国他乡打拼的价格也是不问可知的。
“我们这些来非洲做贸易的,配合点可能即是没有什么休息时间吧,时常是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睡到凌晨三点多,就要起来处理国内的事情。”
在非洲待了三年,小宇落空的不只是休息的时间,还有本人的社群圈。随着时间流逝,联系得少了,国内的朋友也越来越少了。在马达加斯加,他也没交到几个好朋友,因为接触的华人圈子大多是和他父亲一辈的中年人。
对爱热闹的湘湘而言,在非洲最难捱的是——无聊。为了利便上班,她没有住在华人区,而是租住在离本人档口地点环境趋势不远的一个街区。“这边远离市中心,娱乐项目太少了,通常无聊的时分只能玩手机,偏巧网页也欠好。周末时我会打车去市区的健身房大约影戏院,仅此而已。这边路况很差,每天高低班岑岭期堵车是粗茶淡饭。”
非洲的堵车题目是普遍的,随着城市发展,关增加,政府对大众交通的经管和投入跟不上发展的节奏,导致交通愈发拥挤。以小宇地点的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为例,市区路上连交通灯都没有,次序完全靠交警维持。
而尼日利亚的堵车更是“出了名”的,曾有媒体报道过:今年年6月23日,尼日利亚拉各斯一道路拥挤约2小时后,一须眉叫来直升机接走本人。
“尼日利亚是非洲最有钱的国度之一,但是基建不妨最差的”,湘湘说。实际上尼日利亚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凿无法与之非洲最大经济体的地位相般配,详细阐扬在生活基础设施上,除了几个较为富庶的地区,大多数地区都没设施保证连接的水电供应。
大辉住在尼日利亚的富豪区——拉各斯州的维多利亚岛,24小时保证水电供应,“尼日利亚的花费程度并不低,服无业花费乃至比上海还高。”由于资源缺乏,吃穿用度花费费用偏高,险些全部日用品都是“中国生产”,但代价是国内的两倍以上。
在湘湘住的街区水电是分时段供应,这即是前文她疟疾爆发去看急诊时医院没有电的原因。
“饮食上也很不适应,只能本人着手做,但这边能买到的食品品种有限,相对而言肉类比较便宜,蔬菜很少,要买到鲜活的蔬菜得花七八十国民币打车到华人区。”湘湘对时代财经记者说。
尼日利亚,图片由受访者供应
落叶归根
现在,从矿产、零卖业、到基础设施建设,都有着中国人的身影。乃至还有种说法是,因为生意做得好,很多中国人去了非洲都不想回到中国。
对此湘湘却有不同的看法:“可能个体的人会这样想吧,但据我所知大多数人或是想回国的。包含我本人,真相爸妈都在,我的根就在中国。我片面是想在非洲再打拼个一两年,趁年轻多赚点钱,可能往后渐渐把重心向国内转移,非洲这边请人打理。”
大辉的看法也跟湘湘类似,来日计划把奇迹重心慢慢转回国内。“人们都说非洲是片投资热土,机会很多,但随着比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涌进来,各行各业的竞争一样猛烈,压力一点不比国内小。”
“你们只看到很多人在非洲发财了,但是也有很多生意失败灰溜溜回国的。我做梦都想且归,相比起来,国内即是天堂。但是这边的生意投资了又不行说走就走,生意回本的速度不及预期,或是得多待几年。我想等生意赚到钱了再且归,最紧张的一条,得且归娶妻子了。”说到这里,小宇还有点欠好意义。
1990年出生的湘湘,即将步入而立之年,也面临着成婚生子的压力。但她说从未后悔到非洲来:“不仅是赚钱,世界很大,人出来见识过,感受不同的文化,才气开阔眼界。在国内时我觉得工作赚钱即是为了买车买房,这才是成功的人生,但当今我觉得应该及时行乐,不该给本人设限,尽可能去体验更多。”
事实上,因为安全、文化、生活习惯等题目,在非洲的中国人大部分无法在这块陆地生根,仅仅把这里当作淘金地。但也有少部分人在当地娶妻生子,把这里当作“第二闾里”。
采访时,正是非洲陆地上的商户们迎来贩卖旺季的时间。据打听,非洲的季节惟有旱季和雨季之分,每一年的5月至9月是雨季,由于非洲的基建欠好,雨季时路况更糟糕,导致交通不便也会影响贩卖,10月起进来旱季,也就进来旺季。
“旺季的话一个月有十几万利润吧,我相信明年会更好的。我也在考虑开分店的事,不仅是尼日利亚,如果有适宜的机会可能会把生意做到非洲其余国度去。”大约是因为事迹喜人,湘湘说的时分眉飞色舞。
而大辉不仅在尼日利亚做服装生意,还打算做抗生素药品及黄油等业务。由于非洲对食品药品的监管严格,他请求了一年多才取得药物与食品监管局的许可证,计划在明年发展业务。
湘湘、大辉、小宇这些年轻的“淘金者”仍旧在非洲陆地上续写着他们的创业段子,他们的经历报告我们,真实的非洲并不像传闻中那样可怕,却也不似设想中那般各处黄金,在这片贫穷而又富饶的土地上,既有时机,也充满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