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医者|尹宁北_人生总要做点什么,让世界因为有你而有一点不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38
导读

’我说,‘如果有一天我累死了,你将来在我的追悼会上别忘了说一句话,说我是整形外科医院的儿子’。”早在西汉,中国就已经有了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例唇裂修复手术。“这个病是可以治的,经过完善的治疗之后,有唇裂的孩子也能…

文 / 干玎竹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死亡方式是「驾机冲向地面」。实际上我还是追求一种轰轰烈烈的人生吧。我们老院长跟我说,‘要注意身体。’我说,‘如果有一天我累死了,你将来在我的追悼会上别忘了说一句话,说我是整形外科医院的儿子’。”

北京西山八大处33号,是中国整形外科的发源地。这里没有内分泌科、骨科、神经科、中医科……取而代之的是以治疗先天畸形、后天创伤、体表肿瘤为特点的26个科室。

而唇腭裂中心几乎和医院同龄,整整62年。

在中国每55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患有唇腭裂。尹宁北的门诊除了要检查患儿唇腭裂的程度,还要通过一些词语观察患儿的发音情况。

如果孩子一出生嘴唇裂开,被称为唇裂;如果同时伴有上颚的裂隙,就是唇腭裂。唇腭裂这个领域的治疗跟中国实际上很有渊源。早在西汉,中国就已经有了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例唇裂修复手术。就是一个孩子嘴唇是裂开的,割而补之,又给他缝上了。

这种病年龄越大,治疗难度越大。张世玉已经15岁了。

因为唇腭裂,刚出生他就被父母遗弃了。他的姐姐张世琴捡到了他。“在医院旁边不有垃圾筒吗,然后看到一大堆人围在那围着。我上去看看,然后看到个小孩,然后就把他抱走了。”

裂开的嘴,让张世玉从小异于常人。“小时候,一般人都会叫我歪嘴什么的。”当时幼儿园的孩子欺负他,叫他外号。农村的人瞧不起他,然后他被大人灌酒,差点死过去。

一岁的时候,张世玉做了第一次手术。但随着年龄增长,张世玉除了嘴部,就连鼻子也发生了畸形。

“实际上这个手术要想做好的话,难度其实非常高。因为唇裂修复涉及到皮肤、皮下肌肉、软骨以及骨头,所有的问题都可能会发生。张世玉正是存在术后继发畸形的这个问题。如果到18岁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就意味着将来再也不会有什么办法。”

和嘴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尹宁北,必须进行很多善后工作。“这个病是可以治的,经过完善的治疗之后,有唇裂的孩子也能在这个社会上,变成一个能够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十几代医者一直努力,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治疗的效果仅仅停留在基本修复缺损的层面。很多嘴被简单地缝了起来。

“那半年的时间,每天八台手术,拆线的时候都很壮观。八个孩子就像压一个子弹夹一样,横着排在一辆推车上,直接推进手术室,然后拆完线再横着推出来。”

尹宁北逐渐发现,这样简单缝合关闭裂口,行不通。在这个过程中才意识到,单纯地缝起来,是远远不够的。十几年前,在当时手术越快越好的思想下,尹宁北的快刀让他在整形外科医院一炮打响。但很快,尹宁北就选择了慢下来。“缝上这其实是不难的,但如果想把手术做漂亮,就不是针细一点,线细一点这么简单的事。我认为,唇裂修复手术需要一种灵魂的参与。”

“就像大象的鼻子可以灵活运动一样,人的嘴唇可以张开、闭合、撅起,是因为嘴里面有各式各样不同方向的纤维,就像风筝的线一样。你把它拆成块然后再重组,新纤维的运动影响着嘴的形态。所以解决唇腭裂的问题,要让肌肉按照正确的线的方向排列。”

尹宁北对自己的要求是:手里有刀,眼里有光。“其实手里有刀是最容易实现,但眼里有光很不太容易。如果只盯着什么手术赚钱,我就多做两个。什么手术不赚钱,我就不做了。我总觉得人这生要做点什么,就是要在这世界上,你存在过一回。世界因为有了你,有一点什么不同。我还是希望最后有这样的结果。”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