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旅游尼泊尔_博卡拉,喜马拉雅南麓也有一条“天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53
导读

南麓在尼泊尔,我这次返回加德满都就选择了普力斯伟公路。这是一条中尼合作修建的路,长200多公里,东西走向,是一条喜马拉雅南麓的“天路”。 我吃过的尼泊尔米饭,一粒一粒的,很分散没有粘性,放进嘴里…

图/文 黛瓦粉墙

如果没有能力登山,却又想亲近喜马拉雅,那么有个取巧的办法,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北两麓各走一遭。十年前我走过了北麓,在西藏境内,从拉萨沿着雅鲁藏布江到达日喀则。南麓在尼泊尔,我这次返回加德满都就选择了普力斯伟公路。这是一条中尼合作修建的路,长200多公里,东西走向,是一条喜马拉雅南麓的“天路”。

喜马拉雅以北是个广阔的高原,植被稀少,空气稀薄。南麓的 “天路”两旁,好似拉萨到林芝翻过米拉山垭口的后半段路,林木苍葱,流水潺潺。

但是,尼泊尔的基础设施落后,农村越发变本加厉。“天路”沿途的村庄和道路,地面都没有硬化,扬尘导致路边绿树、灌木和简易商铺,脏兮兮,灰蒙蒙,一副缺乏润泽,了无生气的模样。

尼泊尔是一个狭长的国家,南北最宽处才200多公里,普力斯伟公路大致居中。这一带为丘陵地貌,村庄大多凹在山坳里。

在东南亚和南亚旅游,你会觉得当地人对浓酽的色彩情有独钟, 南亚尤其如此,装饰还特别夸张。

一路上看到很多学生,穿着校服,坐着校车。尼泊尔经济贫穷,大学以下免费,对中小学教育的重视,每个游客都能感受到。

我吃过的尼泊尔米饭,一粒一粒的,很分散没有粘性,放进嘴里干而糙,似乎嚼糠。尼泊尔出产稻米,产粮区主要在南部平原,普力斯伟沿线是丘陵,只在山谷中可见小块零碎的稻田。

因交通而“繁荣”,但与美丽的自然太不协调,沿路的铺子实在过于简易破陋。

普力斯伟是条国道,就路况大致等同国内的县级公路。一路上见到各种车子,大篷车花里胡哨的。我们的车头上贴有Tourist,也叫绿线大巴,基本不停。另一种普通大巴,沿途可以上下。“天路”才 200多公里,行驶7小时左右,速度真不快。

出发前我买了台翻译机,此机用处不小,但也有趣事。我的座位与厕所相邻,半途中厕所的气味熏得你想吐。中午下车我用翻译机要求服务员搞下卫生,他一脸懵然。同车旅友“江江”,只简单地说了一个单词 “toilet”,用手在鼻子旁扇了扇,又添上一个“wash”,问题很快解决。

尼泊尔人会英语,街头卖菜大妈都口吐一串英语报价。但翻译机的表述过于规范,所以在非英语国家,与当地人用英语沟通,规范的翻译不如用单词加手势来得方便。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