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年,钓鱼城在坚守了20年之后,在南宋已经灭亡两个月之后,在忽必烈承诺不伤害城中军民的前提下,向元军投降,与此同时,守将王立和他麾下36位将军自刎而死为大宋殉国。
成吉思汗统治下的蒙古帝国征服了广大土地,他死后,继任者继续对周边用兵,于是在1234年宋蒙战争爆发。
在孟珙等人的率领下,宋军暂时挡住了蒙古军队的进攻,但这不是结束,而是后面更大进攻的中场休息。
为了抵御随时到来的蒙古军队的进攻,宋军开始在四川修筑城堡,钓鱼城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城堡大多数建造在山上,它们居高临下扼守要道,但又易守难攻,以骑兵见长的蒙古军队想要夺取这些城堡,必须下马步战,于是变成了以已之短克敌之长。
1258年,看到迟迟不能取得胜利,蒙哥汗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宋军节节败退,到1259年,蒙古大军已经抵达钓鱼城下。
钓鱼岛的围困始于1259年2月24日至3月25日期间,围困持续了大约五个月。蒙古人最初试图打破钓鱼城的大门,但被英勇的宋朝军民击退。当这种策略被证明无效后,他们就在防御力较小的城堡外围进行了夜间突袭。尽管这些突袭最初使宋军惊讶,但还是被击退了。
大约半年之后,蒙哥一病不起,军中的医生使出浑身解数但无力回天,1259年8月11日,蒙哥去世,钓鱼城之战也宣告结束!
钓鱼台城仍留在宋军手中。
蒙哥的突然去世让蒙古帝国大为震动,随后一场争夺汗位的战争爆发了,直到忽必烈获胜。
忽必烈领导下的蒙古在1263年再次对这里发东了攻击,但又失败了,在此后的十年中,蒙古人每年秋天定期回到这里,但始终对钓鱼城无能为力。
钓鱼城保卫战带来的影响是空前的,在此期间,由于蒙哥去世,准备入侵埃及的蒙古军队主力回师本土,留下的偏师被马木留克击败,打败了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如果当时蒙古西征主力继续进军埃及而不是偏师,马木留克几乎可以肯定会被击败。
蒙哥的死也导致了蒙古帝国的分裂,忽必烈虽然名义上继承了蒙哥的地位,但只能统治东方却对西亚、东欧再无节制的能力。
钓鱼城的抵抗让他避免了被屠城!
蒙古对外扩张的过程中有一个规定,如果遇到抵抗,城破后必须屠城。
钓鱼城抵抗之坚定,让蒙哥留下了终生遗憾,所以他留下遗言,钓鱼城城破之日一定要屠尽军民。
可是,面对钓鱼城的坚守,忽必烈只好违背蒙哥的遗愿,承诺只要城中居民决不伤害一人。
此时,宋朝已经灭亡,再坚持下去已经没有意义,守将王立在得到确保城中军民安全的承诺后率领全军投降,这座守卫了20年的堡垒终于陷落了!
不久,王立及麾下36位将军自刎,为大宋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