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冬天,对于老人而言是个“危险”的季节。因为:
——很多老人都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性疾病;
——寒冷刺激使人体血管收缩,增加老人脑溢血和心肌梗死发生的几率;
——冬季排汗减少,老年人口渴感缺乏,水分往往摄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血管病发生或病情恶化。
在此提醒老年朋友们,警惕日常行为中暗藏的健康隐患,注重生活小细节。
起夜别太猛
冬夜老人突然下地去厕所,膀胱迅速排空,加上受到外界寒冷的刺激,极易诱发低血压,引起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排尿性晕厥。老年人醒来后,应先半卧半分钟,穿好保暖衣物,然后在床上坐半分钟,再双腿下垂靠床沿坐半分钟,最后养神几分钟后下床活动。切勿猛然坐起、下床。
清晨别猛起床
晨起需要一定的时间,老人早上醒后别太急着起床。尤其是在冬天,晨起几分钟可谓是心脑血管脆弱人群的“高危时刻”。如果睡醒就起床,身体从长时间的休息状态,突然改变体位进入活动状态,人体交感神经系统被迅速激活,此时老年人生理调节能力差,易发生体位高血压。
洗浴时间别过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老人,本身心血管功能差,如果长时间待在密闭缺氧的浴室里,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进而发生危险。因此,冬季老人洗澡时,脱衣的地方或浴室内温度先要提高,避免温度变化;从浴池中起身时,动作放慢;洗澡前后,要补充水分。洗澡时间不要过长,控制在10-20分钟内。
外出要护头
人体热量大部分从头颈部散发,头颈部受寒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对于本身就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曾发生过脑梗塞的老人,外出最好戴上帽子和围巾。
(钱琦)
我们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具有38年历史的老牌卫生健康类媒体,全国十佳卫生报。在纷繁的卫生健康保健市场,我们依托医疗、疾控、保健、营养、心理专家队伍,为您精选推荐权威、科学、实用的资讯,与您携手打造安全健康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