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瞎折腾还是见世面,亲子旅行该怎玩,分年龄一次说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26
导读

多带孩子见识新鲜的事物,对宝宝是有好处的。 建议旅行在宝宝六个月以后,一方面娃已经会坐起来观察世界,一方面生活已经比较规律。 注意事项:在旅行中可以让娃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比如选择旅行…

闺蜜想带6个月大的姑娘来一次短途旅行。结果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婆婆妈妈都说她是瞎折腾。孩子那么小,什么也不懂,有什么意义。无非是妈妈想要出去玩,等五六岁在出去玩呗。

真的是这样吗,大多数宝妈可能都对带娃旅行,尤其是带小baby去旅行持有这样的态度。认为孩子在三岁之前没有记忆,长大不会记得他去过那里。

但研究表明,宝宝大脑早期发育中,接受到的刺激越多,脑发展会越好。

多带孩子见识新鲜的事物,对宝宝是有好处的。那么旅行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好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适合什么样的旅行计划?旅途中又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我们找了一位热爱旅行的妈妈,让她用亲身经历给大家讲一下。

带娃旅行的意义

我家娃小的时候就经常被带出去。第一次自驾的时候才4个月,躺在宝宝座椅里,看车窗外的天空。6个月第一次坐了飞机,全程安静没哭闹,也没发现认床的现象。在我看来带娃经常旅行,至少这几个好处。

1、刺激各方面感官发育(低龄宝宝)

温度的变化、吹过的风、动车的声音,飞机舷窗外的云,都是宝宝感官接收到的讯息,旅行会让宝宝接收到一些平时没有的东西,他会很好奇。虽然记不住,但是这些感觉都会进入娃的深层意识。

2、提高适应性(低龄宝宝)

旅行不可避免的会更换睡觉的地方,太小的孩子会因此没有安全感,但是如果有妈妈在身边,孩子就会慢慢的适应。包括偶尔没有按照规律睡觉,娃也能建立调整机制,第二天继续按照原来的规律来。

3、提高自理能力

在旅途中,娃需要动手做很多自己的事情,比如帮忙拿东西收拾自己的行李。在无形中,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提高了。

4、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脱离了日常生活的规律,出去玩的时候,当爹妈的也有很多Hold不住的状况。这个时候临场表现,娃也在旁边学,时间长了他也懂了怎么从容应对那些出现的问题。

虽然好处这么多,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还是应该有旅行规划的重点,才能在保障安全健康的情况下,好好旅行。否则就是瞎折腾了。

不同年龄的孩子,有哪些推荐的好去处?

0-1岁 城市周边公园、临近城市

建议旅行在宝宝六个月以后,一方面娃已经会坐起来观察世界,一方面生活已经比较规律。开始可以考虑一些城市周边的公园。让孩子看看蓝天白云,花草树木。可以让宝宝小手碰碰树叶石头什么的,丰富的触感可以促进感官发育。或者可以前往临近城市,目的地不重要。这个时候娃还是跟着你玩。对于他哪儿都一样。不建议去距离城市很远的草原沙漠之类,一旦娃需要就医就非常不方便。

注意事项:行程尽量松散,尽量不要打破宝宝的饮食和睡眠规律。

1-2岁 度假村、动物园、自然风光为主

宝宝会走以后,探索世界的能力也大幅度提升。如果出境或者长途旅行,建议去度假村,在保证孩子足够自由的情况下,还能兼顾安全。中短途旅行还是建议以自然风光为主,一些主题农场、动物园啊都是不错的选择。

注意事项:这个阶段的孩子行动能力已经很强了,所以保障安全是重中之重,除了不离家长视线意外。更需要在目的地上多斟酌考虑。

3-6岁 主题公园、展览馆、其它城市

这个阶段的娃已经是上幼儿园的阶段了,这时候的旅行他已经能模糊的记住了。爸爸妈妈最重要就是全身心的在旅行中陪伴,和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展览馆、博物馆、陌生的城市,都能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增长见识。

注意事项:在旅行中可以让娃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比如选择旅行地,选择游玩的景点,收拾自己的行李等等。

6岁以上 人文类景点

学龄的孩子就可以有目的的带去一些人文历史景观了,接触不同地方的风俗人情。开拓眼界和思维,能让娃了解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和我们不同的人和物,同时也慢慢建立起一些历史观。对于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大有一益处的。

注意事项:爸妈可以提前跟孩子做做目的地的功课,这也是旅行的一部分。也可以在旅行过后,对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东西,一起做个深入研究和了解。这样旅行才算是完整。

枕边育儿寄语:

带娃出去旅行,不能带着一颗功利心,娃也不可能因为出一次远门,变得更加聪明机智。更多时候,旅行只一种了解这个大千世界的契机。重要的是,在旅途中爸妈和娃亲密的陪伴和互动。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