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7月20日,得到消息的遵化县知事蒋起隽(jùn)派人去东陵现场查看,确认皇陵被盗掘,并将此事通报给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平津卫戍司令阎锡山,同时得到通报的还有清废帝溥仪。
废帝溥仪发誓此仇不报非爱新觉罗家族子孙,并在天津张园召开“御前会议”,会上决定成立一个“详查筹办东陵被盗善后事宜小组”,专程前往东陵进行现场调查和重新入殓安葬等善后事宜。这个小组成员有“镇国公”爱新觉罗•载泽、“总管内务府大臣”爱新觉罗•宝熙、“内阁学士”伊尔根觉罗•耆(qí)龄和“侍郎”陈毅等遗臣,共计组织了七十多人以及十辆汽车。
天津张园这边已经搭建起了灵堂和祭坛,被盗掘的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牌位供奉在上,溥仪获知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的被盗被毁的具体情况,也摸清了毓彭监守自盗的行为,同时这个平日里本就手脚不干净的毓彭也到达了天津的张园,但早已无实权的溥仪此时只能发泄一番怨恨,毓彭也很明白溥仪能奈我何。事后,溥仪只得通过将毓彭从爱新觉罗的宗谱中黜出来解恨。
“善后事宜小组”到达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陵园内大批量的树木被盗伐,以及满目疮痍的惨景。接着是被劈开的棺椁和被破坏的地宫石门,更为令人深恶痛绝还包括随意仍在路上的亡者遗骨以及被扒光了上衣的慈禧太后遗体。
平津一带的最高军政长官阎锡山下令给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要求他对清东陵首先实施保护措施,然后尽快开始对案件展开调查,同时还要追查遗失物品的下落。
1928年8月3日,北平市(1928年6月21日,“北伐”后占领北京的国民革命军在召开国民党中央第145次政治会议上决定将“北京”更名为“北平”)的和平门外琉璃厂古玩交易的街道上门庭若市,这条自打清中期就开始成为了京城有名文物古玩的交易市场直至动荡民国北洋政府的军阀混战时期,生意依旧兴隆。开张于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尊古斋”的文玩店老板忽然被警备司令部的人带走了,因此“尊古斋”的大门紧闭。这家主要经营金石珠宝和瓷器字画等古玩店老板名叫黄濬(jùn)、字百川,宛平人,人送外号“黄百万”,之前尊古斋的生意还算兴隆。最近就有传言黄百万帮助一个盗墓军人以十万元的价格销赃了一批古玩,也许这就是他被带走的直接原因。
8月5日,《路透社》刊文大清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随葬宝物现于古玩市场,清东陵被盗掘的惊人新闻爆出。第二天,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转载。13日,《中央日报》刊登了一篇“匪军掘盗东陵的惨状”的文章,此文一出舆论一片哗然,社会各界纷纷呼吁严惩凶手。
就在古玩店老板黄百万被带走后不久,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第五师师长谭温江也被警备司令部带走,谭温江所在的第十二军就是驻防在北平东遵化清东陵一线,于是坊间开始传言清东陵遭盗掘与政府驻军有关。
谭温江是在北平其租住的“中国饭店”被北平的警备司令部抓捕的,在这位谭师长的房间里,军警搜出了刚刚出土的珍宝,这些珍宝经古玩专家的鉴定均为清东陵内裕陵和定东陵的陪葬物品。
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的军长是孙殿英,第十二军下辖三个师,被捕的谭温江是第五师的师长,也是孙殿英的亲信,孙殿英肯定要想方设法营救自己的下属,他在当时发行量很大的报纸上刊文称自己的下属谭温江是去马兰峪剿匪的,并辩解道在北平出售的就是缴获土匪盗掘的宝物。
既是为了营救下属,更是怕随着调查的深入而引火烧身,孙殿英又将情况上报给自己的上级首长即第十一军团总指挥徐源泉。孙殿英请求上级协调营救,并辩解说谭温江是在东陵剿匪而非盗墓,缴获的珠宝也正准备上交。随后,孙殿英将之前分下去的珠宝下令追回准备一并上交。几天后,那两箱所谓被谭师长缴获的珍宝被孙殿英的人送到了徐源泉府上,徐源泉又将宝物上交给平津卫戍司令部。司令部接到后遂请专家鉴定,专家们确认其中部分宝物是来自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定东陵。
由于宝物上交及时,问题也交待的比较清楚,很快第十二军出面为谭温江办理了保释手续,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2019.12
下次内容提示:
民国往事:军阀孙殿英盗掘清东陵始末(三)
请关注我的注微信公众号,搜索添加“魏晨品读民国”或“sxbj0729”,了解和探讨更多民国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