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女人,到了30岁前后,基本就已经集体进入了“爱情焦虑期”。
结了婚的开始在生育和婆媳关系之间来回拉扯;
没结婚的开始在双方亲家、彩礼、婚礼筹备上各种较劲;
没对象的开始被各种亲戚嚼舌根。
好像大部分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
如果一个女人在30岁左右的不把自己的人生大事和之后几十年的生活确定下来,就是天塌地陷,甚至十恶不赦的。
而且,好像很多女人到了30岁,就没了自主选择的自由。
我身边有好几个女性朋友,都是快到30岁的时候,要么被催相亲、被介绍对象,要么就是催婚、催生。
大部分女人都在“爱情自由”的憧憬里,被自己亲戚和父母安排来安排去。
无力感,大概就是这些人在这样一个特殊阶段的通感吧。
虽然都想自己把握爱情,但是,想得到不将就的爱情,真的太难了。
02
刚开始的时候,女人们觉得实现“不将就的爱情”最大的阻碍是自己和另一个人的三观是否贴合,没想到,在现实层面最大的阻碍却是自己的父母。
就拿我其中一个女性朋友来说:
刚开始的时候,她对自己的择偶标准把的非常稳当,雷打不动的坚持着自己对未来老公的底线。至少在29岁之前,她坚持的挺好的。
29岁之后,先坐不住的是她爸妈。
“你看你都多大了,等过了30你更难找。”
“比你年龄小的现在孩子都会走路了,我们俩到现在都还没见过你带男人回家。”
...
诸如此类的牢骚,越来越多,说话的人从父母慢慢扩展到全家亲戚。好像她再不结婚,整个家族就要散了似的。
终于,她没坚持过一年,在30岁之前的几个月,开始参加父母亲戚给安排的相亲了。30岁生日之后的几个月,就匆匆的结婚了。
父母圆满了,亲戚高兴了,家族保住了。但是,没人问过她一句“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不将就这件事,说起来挺简单,但大部分女人没想到的是:被现实打破,更简单。
03
所以说,为什么有的女人就是没法做到“不将就”呢?
我们不排除有上面那些外在强迫因素,但是,通过这些强迫因素我们也能读到内在的焦虑。
原因在哪儿?
因为女人总是被焦虑牵着鼻子走。
其实,说到未婚焦虑,女人有时候比自己的父母更严重,只不过,她们中的大多数通过大量工作、外在喜好甚至对化妆品的痴迷来逃避自己的焦虑。
虽然看上去很多女人信誓旦旦的说自己有着一二三四五六条择偶标准,但实际上,自己心里也在暗暗打鼓:
我的标准是不是定高了?
要是有个男的我特喜欢,但有一两条条件没有满足怎么办?
如果条件都吻合了,但人家看不上我怎么办?
再加上这个敏感的时间点上,有了父母和亲戚的火上浇油,自己的焦虑自然越来越大。最后就非常容易演变成:我再这么拖下去,是不是真的要注孤生了?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坚持不住“爱情不将就”这件事情,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定、不够自信。
其实并非如此。
你不能坚持“爱情不将就”的本质原因,是因为你把这件事情规则化了。
很多女人会在感情抉择上产生一个误区:
所谓的爱情不将就,就代表着我的潜在伴侣要符合我的要求和条件。
这是完全跑偏的想法。
真正不将就的爱情,一定是在认知与感受上的不将就。简单说就是你在他面前不用竭尽全力的扮演一个“好女人”的形象,他也不用在你面前“假装浪漫”。
当你们两个人的感受和自我认知以及对对方的认知都开始贴合的时候,这段感情才是真的不将就。
可是,很多女人并不能准确地把握住自己的感受,也没有完全明确自我认知,所以,就简单粗暴的用“规则”来简化这件事情。
但是,在我们遵循规则的时候,恰恰把一件原本靠感受判断的事情僵化了。
于是,“不将就的爱情”最终就变成了“不将就的规则”。而用规则去找寻爱情,显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说一句:如果你真的想要实现不将就的爱情,就请你先放过自己。
幸福里情感专注于情感挽回、婚姻修复法、婚姻挽回、自我提升、情感疏导、分离小三 ,如果你看完本文还不知道怎么做或者存在别的情感问题,可以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们,我们会尽力帮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