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养出“妈宝男”,家长应少替孩子做决定,尤其4个成长关键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03
导读

他们觉得这时候再给孩子讲故事就会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惯,所以在孩子13岁的时候不顾孩子的反对毅然决然的结束了给孩子讲故事,但是孩子哪能一下受得了这个呀。 所以说我们要退出孩子的个人选择,这样不仅是尊重孩…

小明在家里是一个很受宠的孩子。从小明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小明安排了独立的卧室。但是小明还小,他也很怕黑,家长也非常理解,所以妈妈总是在小明入睡前陪小明在卧室,给小明讲睡前故事。

久而久之,小明也就养成了睡前听故事的这种习惯。但是当小明长大以后还是会缠着妈妈听故事。直到小明13岁的时候还是会要求妈妈每天给小明讲睡前故事。

家里人本来想的是孩子小时候害怕,所以说可以多陪陪孩子,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但是孩子长大以后家长就慢慢的不这么想了。

他们觉得这时候再给孩子讲故事就会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惯,所以在孩子13岁的时候不顾孩子的反对毅然决然的结束了给孩子讲故事,但是孩子哪能一下受得了这个呀。

孩子就每天缠着爸爸妈妈,每天哭闹,这时候家长才意识到自己的睡前小故事。给孩子带来了多么严重的后果。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退出孩子的一些关键期。

那么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在孩子5岁的时候就应该退出孩子的卧室

故事中的小明就是因为家长没有及时退出孩子的卧室。从而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孩子小时候还小,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当孩子五岁的时候就应该培养孩子独自睡觉的习惯。

孩子五岁的时候就有了自我意识,孩子应该相信科学,孩子应该克服困难。

怕黑家长可以理解,可以陪孩子一段时间,但是等孩子适应了以后家长就要立刻离开,因为我们要让孩子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可以带孩子去一些科技馆之类的地方,帮助孩子了解一下为什么关灯了,就会变黑,为什么睡觉的时候要关灯?这样孩子就很容易理解,也就很容易接受一个人睡觉了。

其次孩子8岁的时候要退出孩子的私人空间

当孩子上小学以后就会有一些自己的小秘密,会有一些自己的小玩具,孩子会摆放在自己的房间,这时候家长就要学会尊重孩子,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孩子也不例外,我们不可以对孩子的每一件物品都刨根问底。

孩子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孩子会感觉自己被尊重,自己在家里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会养成尊重别人的好习惯。

然后孩子15岁的时候家长要退出收拾家务

孩子十五岁已经不小了可以独自收拾家务,不用我们家长担心。可能有些家长还是会担心,觉得自己家孩子从来没有独自收拾过家务。但是我们要理解一下,孩子也在慢慢的长大,我们谁不是从孩子的时候过来的呢?我们也要自己收拾家务,那么孩子以后也要自己收拾家务。如果遇到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孩子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怎么办?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独自收拾家务,我们不要干预。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自己收拾家务,每一个孩子都是很优秀的孩子。

最后当孩子18岁的时候,我们要退出孩子个人选择

当孩子18岁的时候可能会面临高考填志愿。这时候家长就要退出孩子的个人选择。因为孩子不管做了什么选择,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我们干预的话,孩子以后觉得自己的学校不好,可能还会怨恨家长,可能会和家长产生隔阂。

所以说我们要退出孩子的个人选择,这样不仅是尊重孩子,也是让孩子知道他长大了,他可以有自己的选择,父母可以尊重他的选择,父母不干预孩子的选择,孩子会有成人意识,会有自我意识,会自己独立去做一些大人的事情。

这些你都记好了吗?一定要在孩子适当的时候退出孩子的这些关键期,因为孩子在慢慢的长大,我们也不可能一直陪伴孩子,我们也要让孩子独自去处理一些事物,相信在我们的放手之下,孩子也可以做得更好,甚至比之前还要好。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