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孩子也有“潜规则”,月薪6万只排在后面,家长_太无奈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24
导读

其实不论是那位家长, 遇到这样的事都会感到愤怒,但是如果自己确实无法改变,就最好是方平心态,坦然接受,不要想太多,太过焦虑,因为对孩子影响不好。 小学生以学习为主,通常家长、和学校习惯性的孩子的学习…

文丨弘妈育儿经(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要说哪个地方一到点人最多、最热闹那就莫过于放学前的学校门口了,乌泱泱的一堆人,有年轻的父母,也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等,真的是特别壮观。

不论刮风下雨,接孩子大军都风雨无阻,准时准点的在等待区守候,等放学铃声响起,顿时孩子们成群结队的蜂拥跑出来,找到自己的家长,踏上放学回家的路,此时学校门口终于安静下来。

案例:

对于在学校门口等待的家长来说,很多都是“上班族”,接完孩子回家还要做饭,收拾家务等,时间特别紧张,所以普遍都想要早点接到自家孩子。

但是,关于这个接孩子放学却存在着意想不到的“潜规则”,就是根据家庭的收入状况“区别对待”。欣欣是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她每次放学回家都要被老师排到特别靠后的位置,一开始妈妈总是抱怨她动作慢吞吞,耽误时间。

后来,欣欣和老师说想要排到前面,好早点出门,但老师却拒绝了。

后来欣欣回来告诉了妈妈,第二天欣欣妈就问老师为什么把孩子排到靠后的位置。

老师的回答确实让她无奈又生气,老师说:班里很多同学都报了很多课外班,家长也是舍得花费大量资金在孩子身上,孩子各方面都比较优秀,放学后还急着赶着上其他的课。

而欣欣并没有其他的课,放了学无非就是回家写作业、玩耍,所以早一点、晚一点关系应该不大。

分析:

这样的区别对待,欣欣妈是第一次听说,真的是刷新了自己的认知,但是自己也无能为力,只能接受。但是学校、老师这样的做法真的好吗?

学校区别对待家长接孩子的做法好吗?

(1)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是祖国的未来,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

而学校这种有意识的区别对待,会让孩子们也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认为这样做是的对,所以很容易出现,家庭条件的好的孩子鄙视哪些条件不好的孩子,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

(2)同学之间容易产生不和谐因素

本身小孩子们就天生好动,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容易因为打闹而发生矛盾,而且有些孩子的自尊心特别强,不喜欢被人区别对待,一旦被人提及这样的事,很容易发生肢体冲突。

其实不论是那位家长, 遇到这样的事都会感到愤怒,但是如果自己确实无法改变,就最好是方平心态,坦然接受,不要想太多,太过焦虑,因为对孩子影响不好。

家长太过焦虑对孩子的影响

影响1:孩子的性格

虽说小孩子们天真活泼,无忧无虑,但是他们的内心其实特别敏感,尤其是对于父母的情绪感知。

他们会看着父母的脸色行事,如果父母整天焦虑不安,孩子的内心里就时刻被惶恐、焦躁的情绪所包围,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这样的性格。

影响2:孩子的学习成绩

小学生以学习为主,通常家长、和学校习惯性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来给孩子排名次,一旦孩子被家长焦躁不安的情绪所影响,很容易出现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所以学习成绩必然会受到影响。

影响3:孩子的交际圈

孩子们在学校除了学习外,也会接触到各种性格迥异的同学,如何和这些同学友好的相处,也是一门重要的技能。

但是如果,孩子太过于胆小、敏感,不会和他人有效沟通,总是战战兢兢,是很难交到朋友的,所以孩子会渐渐的不爱与人交往,总是习惯性地用消极的观点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育儿难题找弘妈育儿经,家庭教育从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长,我是弘妈育儿经,帮你解决育儿小难题。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