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得到日本建造长门级战列舰的情报后,更改田纳西级战列舰的设计,主要改进火力和防护力,8门16英寸(406毫米)口径主炮取代了14英寸口径主炮。由于火力加强,防御也相应加厚来抵御敌方相同口径炮弹的攻击。科罗拉多级继承了当时美国战列舰的标准风格,包括笼式主桅;飞剪型舰艏;副炮安装在艏楼甲板以上。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原计划建造4艘,但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3号舰华盛顿号的建造被取消。也正是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 ,科罗拉多级和英国的纳尔逊级,日本的长门级战列舰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仅有的,装备有16寸主炮的战列舰。
科罗拉多号战列舰是美国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2号舰。科罗拉多号战列舰沿袭了当时美国战列舰的标准风格,包括飞剪型舰艏、笼式主桅、副炮安装在艏楼甲板上、采用电气推进的动力系统,主要改进了火力和防护力。
科罗拉多级采用电气推进的动力系统。该级的航行速度同当时的所有美国战列舰一样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最大航速只有21节。在该级舰建造时美国海军要求不得将蓝图作改动,因为1917年海军法案要求建造16艘战列舰和6艘战列巡洋舰,这样做可以减少建造时间。
1919年5月29日,科罗拉多号在新泽西州卡姆登的纽约造船公司开工,1921年3月22日下水。1930年至1942年,科罗拉多号拆除后部主桅并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在改装中都改装了防空火炮并加装5英寸高炮,以加强防空火力。
1923年8月30日,科罗拉多号服役,第一任舰长是R·Belknap。1923年12月29日,科罗拉多号开启处女航,从纽约启航,完成到英格兰普斯茅斯港、法国瑟堡、意大利的那布勒斯最后返回纽约的的航行,在经过修整和最后的测试后,科罗拉多号开始驶向美国西海岸。
1924年9月15日,科罗拉多号到达旧金山,加入太平洋舰队。1942年11月到1943年9月,科罗拉多号进驻西南太平洋。1943年11月,科罗拉多号参加了对日本的吉尔伯特和马绍尔群岛战役和马里亚纳群岛及帕劳战事,炮轰吕宋岛和冲绳事先计划的两栖攻击那里。二战后科罗拉多号参加了魔术地毯行动,之后于1947年退役,1957年被出售。
科罗拉多号战列舰在经过两次改装后,科罗拉多号拥有4座双联装45倍径16英寸主炮,14门51倍径5英寸副炮,8门25倍径5英寸防空炮,16座双联装门40mm防空炮,1门4联装20mm防空炮,8门双联装20mm防空炮,39门20mm防空炮;战舰世界中重现的科罗拉多号战列舰,航速依然只有可怜的21.4节。武备上是16门51倍径5英寸副炮,但20mm防空炮减少到30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