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没房子拒绝相亲对象,五年后,33岁的我,后悔哭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12
导读

我说:“错过就错过了,尊重自己的内心,再找一个你愿意接受的人,而不仅仅是房子。” 说白了,从一开始很多人就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比如人品和房子相比,人品是没什么弹性的,一个人人品…

周末和朋友吃饭聊天,有个33岁的未婚姑娘,她说五年前因为对方没有房子,所以拒绝了那个自己喜欢的人。现在后悔哭了,一直无法原谅自己。

如今遇到一个只有房子的人,当然房子是他爸妈买的,姑娘又犹豫了。理智上,觉得应该拒绝他,可内心又很纠结。

一方面,年纪大了要结婚;另一方面,还是忘不了5年前的那个人。

几年来,因为无法接受自己当初做的那个愚蠢的决定,所以几乎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勇气。

我说:“错过就错过了,尊重自己的内心,再找一个你愿意接受的人,而不仅仅是房子。”

如果以前的愿意复合就复合,否则就算了。现在的这个有房的,要么慢慢培养感情,要么就放弃,继续等待。

如果自己能攒钱买套房估计也不会因为房而嫁给一个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人吧。

33岁,认为没结婚有点悲催。不过,对于33岁结婚,35岁又离婚的人来说,是不是就显得正确了呢?

同样是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我们到底要不要和别人比?或说怎么比?和谁比?为什么要比?这一个思考挑战。

毋庸置疑,我们的人生是有很多维度的。

我们在一定时期内需要有目标。但很多时候人们常常把目标和方式搞混了。

比如说,那位33岁的姑娘。在眼下这段时间的目标可能是结婚。

她的目标可能是要找一个有房子的男人结婚。

为什么呢?很简单啊,有房子的话,婚后经济压力小一点,自己少受苦,这样日子过起来会更容易幸福。

可是,怎么弄着弄着,就把“有房”这个方式当成目标本身了。

其实当初的目标应该是,找一个能生活幸福的另一半。

没房子会不会影响幸福度?会,肯定会。影响多少呢?不知道。

三观不一致会不会影响幸福度?也会,影响多少呢?不知道。

男方家人不讲理会不会影响幸福度啊?当然更会影响啦!影响多少呢?没想过。

好吧,其实很多方面都会影响幸福指数。

当自己没有认真想过目标到底是什么?现在有什么?差距是什么?哪些差距可以弥补?哪些差距无论如何也弥补不了?

你就会被眼前的状况误导,就会犯“把方式当成目标“的错误。等到发现这个方式实现不了,我们又会把这个另一个方式当成了目标。

甚至,可能因为前面的错误,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比如,把“面子”当成目标。既然错过了前面那个,现在为了不让前男友笑话,我一定要找一个更好的有房子的男人结婚,给你看看。

最后,为某一个错误而付出更大的不必要的代价。

说白了,从一开始很多人就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所以才会一直变。

说回方法:

第一,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

有些人并没有自己的目标,总是参照别人的目标。别人有,我也要。

结婚这件事,关键是你如何看待结婚的意义。根据这个点,来考虑你的目标,选择适合你的目标。每个孩子的条件也不一样。

第二,方式是弥补现状和目标之间差距的具体方法。

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有些是必须要有的,有些则具备一定程度的弹性。

比如人品和房子相比,人品是没什么弹性的,一个人人品不好,你和他有没有房子都不会幸福的。

而房子则是有些弹性的,现在没房子,不代表以后没房子。

当然,你要确认哪些条件是有弹性的,哪些条件是没弹性的。

第三,实现目标的路径不同。

假如人生中有ABCDEF等好多目标。有人按顺序实现;有人则先实现ADF,后实现BCE;还有人先实现EF,后实现ABCD。

所以,每个人的实现路径是不同的。这基于每个人现实的资源状况和机遇。

一次选择的错误,也没什么。但你没从错误中发现自己思维的盲区,那再次选错的概率同样大,这样的结果才更可怕。

1、错过的就错过了。

关键是找出错误的根本原因,及时调整,避免重复犯错,才是犯错的意义。

2、每个人的目标可以不一样。

目标有优先级,根据眼下的资源,先达成最能优先实现的重要目标,剩下的目标可以分步实现。

3、当你选择困难时,不妨加入一个更长的时间因素去考虑,很多东西就豁然开朗了。

比如,5年后,我怎么看待现在的决定?10年后,还会有什么可能性?等等。

记住,眼下时间点做不到的事情,不等于永远不能做到。只有难易程度的区别。

相信,面对选择,你已不难选出相对好的选项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