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_彻骨的冰点,入心的温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13
导读

冬至后的“小寒”,没有“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的生动,也没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明媚;听听这些民间小寒的谚语,便会有一种瑟瑟的寒意刺入肌骨:“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大寒,…

关注

小寒:彻骨的冰点,入心的温情

作者:吕秀彬丨朗诵:陌上花开

冰封万里雪皑皑,径堵千重港口塞。昨日剪桃修几树,忽如一夜李花开。

新年已近一周,太阳还在天河中漂转,当她运行至黄经285°,“小寒”,便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威仪,君临天下了。

自然中总有些名实不副的物像,名字似乎很诗意,却往往有许多人情的不堪。

冬至后的“小寒”,没有“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的生动,也没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明媚;听听这些民间小寒的谚语,便会有一种瑟瑟的寒意刺入肌骨:“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街上走走,金钱丢手”……

但造化的安排,总是上接天意、下承自然的。譬如小寒节气里的大寒,便能杀死冬眠的虫害,疏松板结的土壤,历练植物萌发生命的力量。“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听听这些民谣,小寒冰冷的面孔下,却鲜活着一颗温润的灵魂。

但小寒的节气毕竟是肃杀的、凛冽的。“剪桃修几树,一夜李花开”。昨天刚刚修剪过的桃枝,一夜霜落,已经是琼枝玉挂,灿灿如一枝枝烂漫着的李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天的“小桃红”,被“小寒”晕染成银装素裹的“李子白”。

“小寒惟有梅花饺,未见梢头春一枝”。梅花香还在彻骨的小寒中孕育,梅花饺的美味,却在温馨的烟火中洇漫成香。缭绕着腊八节腊八粥的余韵尚在,年味却在雪花的飞舞中越来越浓了。故乡祠堂里的那株腊梅,胀胀地鼓绽着花苞,好像等待着漂泊的游子归来,和他的心花一起怒放。

小寒中馥郁的梅花,才沁入心脾;经年发酵的乡思,才如此隽永悠长。

“小寒送你一件袄,暖暖和和不感冒;小寒送你碗姜汤,浑身冒汗睡得香。”……从小寒中飘来的童谣,如冬日阳光,暖暖地散发着人性的温度。冰凝大地,岁末生寒。《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小寒万物敛藏,养生应顺应自然,收藏阴精,让精气内聚,滋润五脏。

于是,“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是小寒中最美的养身。“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借一宿大雪融融,架一樽红泥火炉,约二三亲朋好友,饮一场小寒酣醉。杯盘狼藉里的鼾声徐徐,总有几分是醉卧小寒的酣畅淋漓。

小寒,节气中彻骨的最冷,岁月中入心的温情。

作者:吕秀彬,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江苏作家协会会员。素心向美,以诗为文。近年来,在一些高端平台发表配乐朗诵美文百余篇。著有散文集《在水之湄》《古镇的记忆》《文字,飘香在清浅的流年》等。

朗诵:陌上花开,原名秦颖,安徽萧县人。用文字讲述生活,用声音诠释美好。

国粹团队招募☞ 原创散文诗歌摄影作者 &朗诵主播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2091期,主编微信gxjc03。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主 编 推 荐 阅 读

主 编 推 荐 精 品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