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为“胖五”做“急诊”,他们赢得了这场时间赛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7
导读

“早暴露问题总比在发射时出现问题好,现在距离发射还有一段时间,我们要全力以赴,第一要务是故障定位,请设备研制厂所提供技术支持。”据此,薛开创断定是负责编码器通信的板卡出现了故障,他迅速拨通了雷达研制方的…

工作人员认真进行故障排查。通讯员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6日电(记者 唐希 通讯员 张鹏 黄国畅)已入初冬,南海之滨尤是暖阳高照。在“胖五”发射前夕,文昌航天发射场铜鼓岭测控区航天工作者正在紧张进行任务准备。

某日下午14时许,雷达岗位操作手彭磊突然报告:“软件无角度数值!”

捕捉火箭飞行角度信息是雷达设备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能否尽快排除故障成为该设备全体工作人员的巨大挑战,关乎能否圆满完成测控保障任务。

指挥员薛开创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听到报告,他后脊也不禁冒出冷汗。但困难当前,首要的是要稳住心神,决不能惊慌失措。薛开创迅速召集设备人员统一人员思想、商讨排故措施。

“早暴露问题总比在发射时出现问题好,现在距离发射还有一段时间,我们要全力以赴,第一要务是故障定位,请设备研制厂所提供技术支持。”设备人员很快达成共识,并按职责分工开展故障排除。

测控设备的应急排故就像是对设备进行“急诊”,需要对设备问题进行准确诊断定位,而后“对症下药”。任务中设备遭遇故障往往更具突发性,而且人员面临压力也是巨大的。为此,该测控区利用高密度航区测控任务和常态化模拟发射演练中不断积累充实故障库,对应急处置流程和人员能力进行反复锤炼,确保在首区任务中遭遇突发情况时能够临危不乱、高效处置。

设备方舱内,雷达岗位人员迅速组织对设备故障进行“会诊”。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悄然拉开帷幕。

薛开创(右一)带领团队分析“病因”。通讯员供图

“问题在测试轴角编码器!”凭借对设备的熟悉,薛开创首先将故障症结定位于此。

“明白!”经过一番仔细测试,彭磊报告:“轴角编码器工作状态正常。”

稍作思考,薛开创果断下口令:“立即检查编码器通信状态。”

经测试,网口指示灯显示正常,编码器通信链路却是中断。据此,薛开创断定是负责编码器通信的板卡出现了故障,他迅速拨通了雷达研制方的电话进行核实。研制方支持薛开创的判断。

时间渐入午夜,千里之外的成都双流机场,研制方技术人员乘机径直飞往海口。

凌晨两点多,测控机动场坪上,薛开创紧紧握住了技术人员的手,“辛苦你星夜赶来!”

研制方随即进行现场核实,“你们对故障的定位非常精准,省去了我们不少麻烦,这次来时间虽然仓促,但准备却很有针对性。”

在薛开创的组织下,双方默契配合开展故障排除。时间一分一秒地流淌,随着程序重新烧入编码器通信板卡,设备软件角度数据终于出现——设备故障成功排除!此时已是翌日凌晨五点多,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后,大家非但不觉疲惫,反倒格外兴奋。

“雷达跟踪正常!”一番辛苦过后,一线航天人终于成功修理好设备,圆满完成“胖五”相关测控任务。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