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最著名的一首登临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09
导读

这首诗将白日、黄河、山和海的景象与诗人的广阔胸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融为一体,气势奔放,哲理深刻,色彩明丽,意境开阔,是唐人对鹳鹊楼的留诗中最负盛名的不朽之作,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首诗中“欲穷…

王之涣字季陵,并州人,后徙居绛郡。始任冀州衡水主簿,因受人诬告,弃官归乡,家居十五年,游历黄河南北。晚年任文安郡文安县尉,天宝元年卒于任所,王之涣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之一。

《登鹳鹊楼》是一首登临诗,是诗人于漫游时期游览鹳鹊楼时写的,全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中描写了诗人傍晚时分登楼远眺时所见到的雄浑开阔的景象,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和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这首诗将白日、黄河、山和海的景象与诗人的广阔胸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融为一体,气势奔放,哲理深刻,色彩明丽,意境开阔,是唐人对鹳鹊楼的留诗中最负盛名的不朽之作,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首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尤为著名。欲:想要。穷:竭尽,用尽。千里目:指尽可能看得远的视力。这是夸张的说法。“千里”是虚指。目,指目光,视力。更:再。若是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景物,就需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登临时对雄伟壮丽景象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昂扬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诗句形象深刻,融情于理,妙理无穷,富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成为历传不衰的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在常借用这两句诗来鼓励和说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要继续不断地要求上进。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